中国劳动法第38条规定内容

​中国《劳动法》第38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这是劳动者休息权的基本保障,也是工时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关键亮点​​包括:① 无论行业或岗位,每周必须安排连续24小时以上的休息时间;② 特殊行业需经审批方可调整休息方式;③ 违反规定可能面临劳动监察处罚。

分点展开论述:

  1. ​适用范围与强制性​
    该条款适用于所有用人单位,包括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即使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制或不定时工作制,也必须通过劳动行政部门批准,确保总休息时间不低于法定标准。

  2. ​休息日的具体执行​
    休息日的安排可灵活处理,不限定为周末。例如餐饮行业常选择周一至周四轮休,但必须提前明确告知劳动者。若因生产经营需要调整,需与工会或劳动者协商,且不能变相剥夺休息权。

  3. ​违法行为的法律后果​
    长期违反第38条可能被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以罚款。劳动者可主张加班费补偿——若休息日工作且未补休,企业应按200%工资标准支付报酬。

  4. ​特殊行业的例外情形​
    交通运输、医疗等特殊行业可申请其他休息办法,但需保证年度平均每周休息时间达标。例如采用“集中工作、集中休息”模式时,需在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

总结提示:
劳动者应留存考勤记录、排班表等证据,遇到侵权行为可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申请仲裁。企业则需注意:合理排班既能提升效率,又能避免法律风险,建议通过数字化工具管理工时合规性。

本文《中国劳动法第38条规定内容》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3077892.html

相关推荐

拘留37天是第37天还是第38天出来

拘留37天是从拘留当天开始计算的,因此被拘留人将在第38天释放。 1. 拘留期限的起算规则 拘留期限的计算包括被拘留当天在内。这意味着,如果某人被拘留,从拘留当天开始计算,直到第37天结束,共计38天。 2. 法律依据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对被拘留人的拘留期限最长为37天。这包括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的时间,该审查期限最长为7天。 3. 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在实践中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第37条规定内容是什么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可解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37条规定了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性要求,具体内容如下: 一、一般情形的预告解除权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二、试用期的特殊规定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三、其他注意事项 通知形式 :需采用书面形式(如纸质邮件、短信、微信等可形成明确证据的方式); 履行义务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法37条38条内容

​​劳动法第37条明确规定了计件工作者的权益保障,要求用人单位根据标准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劳动定额和报酬标准;第38条则强制要求用人单位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确保基本休息权。​ ​这两条法规共同构成了劳动者工作时间与休息权的核心保障,尤其针对计件制等特殊工时场景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计件工作的科学管理​ ​ 第37条并非简单允许计件工作,而是强调用人单位必须参照标准工时(每日8小时

2025-05-13 资格考试

中国人民劳动合同法第37条规定

根据《中国人民劳动合同法》第37条规定,‌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即可 ‌。该条款明确了劳动者单方解除权,强调程序合法即可终止劳动关系,‌无需用人单位批准 ‌,同时保障了劳动者自由择业的权利。 ‌提前通知期的具体要求是关键环节 ‌。正式员工需至少提前30天提交书面辞职申请,确保用人单位有合理时间安排工作交接;试用期内劳动者仅需提前3天告知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法36,37,38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36条、第37条和第38条 是保障劳动者休息权利和工作时间安排的重要法律条款,其核心亮点包括: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4小时,以及劳动者享有带薪年休假等权利 。这些条款旨在确保劳动者在高效工作的也能获得充足的休息和休假时间,从而维护劳动者的身心健康,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劳动法》第36条 明确规定了劳动者的工作时间限制。该条款指出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第37条规定的补偿标准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经济补偿的标准如下: 一、基本计算标准 按工作年限计算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 ,按一年计算; 不满六个月的 ,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月工资的界定 月工资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若劳动者的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37条38条具体内容

​​劳动合同法第37条和38条明确了劳动者单方解除合同的两种情形:第37条规定劳动者需提前30日(试用期3日)书面通知即可解约,体现程序性权利;第38条则赋予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存在欠薪、未缴社保等违约行为时的即时解约权,强调权益保护。​ ​ ​​第37条:程序性解约保障​ ​ 劳动者无论用人单位是否存在过错,均可通过提前30日书面通知(试用期3日)解除合同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法第38条规定详解

​​《劳动法 》第38条明确规定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存在违法或违约行为时享有单方解除权,且可主张经济补偿,核心亮点包括:①​ ​6类法定解除情形覆盖薪酬、社保、劳动条件等关键权益​​;②​ ​暴力胁迫等极端情形允许立即离职且无需告知​​;③​ ​司法实践中需注意证据链完整性与条款适用边界​​。​ ​ ​​未提供劳动保护或劳动条件​ ​ 用人单位未发放安全防护用品、拒绝提供必要工作设备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法第38条规定经济补偿细则

劳动法第38条规定的经济补偿细则 劳动法第38条规定了劳动者在特定情况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这一条款是劳动者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依据。 一、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根据劳动法第38条,劳动者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用人单位未提供符合劳动合同约定的安全卫生条件、工作环境或工作条件时,劳动者有权解除合同。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法第38条全文

《劳动法》第38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这一条款明确了劳动者的休息权,保障了其合法权益。以下从多个角度展开说明: 1. 条文的核心内容 根据《劳动法》第38条,用人单位必须保障劳动者每周至少一天的休息时间。这一规定旨在维护劳动者的基本休息权利,避免过度劳累,保障其身心健康。 2. 条文的适用范围 该条文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用人单位,包括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等。

2025-05-13 资格考试

新劳动法38条的内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障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权利,具体内容如下: 一、基本休息制度 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这是法定的标准工时制基础要求。 二、加班规定 延长工作时间 需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进行,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 因特殊原因延长时,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每月累计不得超过36小时。2. 休息日加班 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法第37条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依据《劳动法》第37条解除劳动合同的核心规定是:正式员工需提前30天(自然日)书面通知用人单位,试用期员工则需提前3天通知。 这一条款保障了劳动者的辞职权,同时通过预告期避免用人单位因突然离职遭受损失。以下是关键要点解析: 解除程序与时间要求 正式员工辞职必须提前30天提交书面通知,试用期内员工仅需提前3天(无需书面形式,但建议留存证据)。30天为自然日,包含节假日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法38条第三款

劳动法38条第三款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劳动者有权立即解除劳动合同,并且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这一条款旨在保护劳动者在工作中的安全和健康权益,确保劳动者在安全、适宜的环境中工作。以下是对这一条款的详细解读: 1.劳动保护与劳动条件的定义:劳动保护指的是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安全生产设施、劳动防护用品以及健康的工作环境。例如,在高温、噪音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法第38条规定全文

​​《劳动法 》第38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并依法安排法定节假日休假,同时严格限制加班时长(每月≤36小时)以保障劳动者权益。​ ​ ​​核心内容​ ​:该条款是劳动者休息权的法律保障,要求企业每周为员工提供连续24小时休息时间,且元旦、春节等法定节假日必须安排休假。 ​​加班限制​ ​:因生产需要加班需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一般每日≤1小时,特殊情况下≤3小时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法38条规定全文解读

​​《劳动法 》第38条的核心是保障劳动者基本权益,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在工时、休息、工资支付及解除劳动合同等方面的强制性义务。​ ​ 该条款通过限制加班时长、确保每周休息、规范解约条件等具体措施,为劳动者构建了法律保护屏障,同时为用人单位设定了不可逾越的红线。 ​​工时与休息权​ ​:用人单位必须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1日,加班每日一般不超过1小时,特殊情况下不超过3小时且每月累计不超过36小时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法38条完整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规定,‌劳动者有权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用人单位未提供劳动保护或劳动条件、拖欠工资、未缴纳社保、规章制度违法损害劳动者权益等 ‌,且劳动者据此解除合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以下为具体适用场景和法律要点解析。 ‌一、用人单位未提供劳动保护或劳动条件 ‌ 若用人单位未按约定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必要的工作设备或以调岗降薪等方式变相逼迫劳动者离职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第38条被迫辞职

《劳动合同法》第38条:劳动者可因用人单位过错而被迫辞职 《劳动合同法》第38条赋予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存在过错时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即被迫辞职。该条款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防止用人单位滥用权力,迫使劳动者在不利条件下继续工作。 一、被迫辞职的法定情形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8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法第38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38条的规定,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存在以下情形时,可以单方随时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这些情形包括: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劳动条件、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乘人之危订立或变更劳动合同,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变更劳动合同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第38条辞职马上可走

可以 根据《劳动法》第38条,劳动者在以下情形下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提前通知用人单位: 一、适用条件 用人单位存在以下情形之一时,劳动者可单方即时解除合同: 未提供劳动保护或劳动条件 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 规章制度违法或损害劳动者权益 劳动合同因欺诈、胁迫等情形无效 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形 二、操作要点 即时解除无需通知 :符合上述情形后

2025-05-13 资格考试

员工自愿解除劳动合同范本

员工自愿解除劳动合同范本 是指员工主动提出与公司解除劳动关系的书面文件,其关键亮点包括明确表达解除意愿、清晰列明双方权利义务、以及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以下是关于员工自愿解除劳动合同范本的具体说明和要点。 1.明确表达解除意愿在范本中,员工需要清晰明确地表达自愿解除劳动合同的意愿。这部分内容应包括员工的个人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所在部门及职位,以及公司名称和劳动合同的基本信息

2025-05-13 资格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