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第38条全文

《劳动法》第38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这一条款明确了劳动者的休息权,保障了其合法权益。以下从多个角度展开说明:

1. 条文的核心内容

根据《劳动法》第38条,用人单位必须保障劳动者每周至少一天的休息时间。这一规定旨在维护劳动者的基本休息权利,避免过度劳累,保障其身心健康。

2. 条文的适用范围

  • 该条文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用人单位,包括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等。
  • 无论是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用工,劳动者均有权享受每周至少一天的休息时间。

3. 条文的实际意义

  • 保障劳动者权益:通过明确休息权,减少劳动者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 促进社会和谐:合理安排劳动者休息时间,有助于平衡工作与生活,提升劳动者的幸福感。
  • 法律约束力:用人单位必须遵守该规定,否则可能面临法律责任。

4. 条文的补充说明

  • 《劳动法》第38条的实施需要结合其他相关法律,如《劳动合同法》等,共同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 劳动者如发现用人单位违反该条款,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劳动法》第38条对劳动者的休息权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用人单位需严格遵守,劳动者也应积极维护自身权益。

本文《劳动法第38条全文》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3077819.html

相关推荐

《劳动合同法》第38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存在特定情形时,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具体情形及注意事项如下: 一、可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未提供劳动保护或条件 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劳动条件,劳动者可解除合同。 未及时足额支付报酬 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可解除合同。 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 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动者可解除合同。

2025-05-13 资格考试

中国劳动法38条内容

中国劳动法第三十八条 明确规定了劳动者享有休息休假的权利,核心亮点包括保障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天、法定节假日休息以及带薪年假制度 。这一条款旨在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确保其有足够的休息时间,防止过度劳累。 每周至少休息一天 是劳动法第三十八条的重要内容。根据该条款,用人单位必须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有一次连续24小时的休息时间。这一规定旨在防止用人单位无限制地安排劳动者工作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法第38条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八条明确了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存在特定过错时,有权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关键亮点包括:用人单位未提供劳动保护或条件、拖欠或克扣劳动报酬、未依法缴纳社保、规章制度违法损害劳动者权益、****或违规强令冒险作业等情形下,劳动者可立即解除合同并主张经济补偿。 ‌ ‌用人单位未按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劳动条件 ‌ 劳动保护包括安全设备、防护措施、健康保障等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法第38条规定赔偿标准

劳动法第38条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违法时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标准,核心是按工作年限支付,每满一年补偿一个月工资,不满半年补半个月,满半年不满一年补一个月,且月工资超地区平均三倍的按三倍封顶计算,最高不超过12年。 补偿基数与年限计算 经济补偿以劳动者离职前12个月平均工资为基数,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等。工作年限分段计算:满1年补1个月,6个月至1年按1年算,不足6个月补半个月。例如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法38条原文内容

劳动法第38条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这是保障劳动者基本休息权的重要法律条款,旨在促进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 此规定不仅要求企业必须确保员工有足够的休息时间来恢复体力与精力,同时也体现了对劳动者权益的尊重和保护。 劳动法第38条的核心在于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利。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有义务确保每位劳动者每周至少有一天完整的休息时间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规定

​​《劳动合同法 》第38条明确赋予劳动者在用人单位严重违约或违法时的单方解除权,核心亮点包括:​ ​ ​​①无需提前通知​ ​即可解除的情形(如暴力****);​​②六大过错情形​ ​(如欠薪、未缴社保);​​③经济补偿权​ ​保障劳动者离职后的基本权益。 ​​用人单位过错情形​ ​:劳动者可立即解除合同的情形涵盖未提供劳动保护、拖欠工资、未依法缴纳社保、规章制度违法等。例如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法38条赔偿内容细则

​​《劳动合同法 》第38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存在拖欠工资、未缴社保等违法行为时,劳动者可主动解除合同并主张经济补偿,赔偿标准按工作年限计算(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最高可叠加50%~100%加付赔偿金。​ ​ ​​赔偿核心情形​ ​ 劳动者可主张赔偿的情形包括:未足额支付工资、未依法缴纳社保、规章制度违法损害权益等。若用人单位经劳动监察责令后仍不整改

2025-05-13 资格考试

2024年劳动法第38条规定

202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如下: 核心内容 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这是劳动者的基本休息休假权利。 补充说明 标准工时制 该条款与国务院《关于修改〈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决定》(国务院令第174号)共同构成标准工时制,即每日不超过8小时、每周不超过40小时(含1天休息日)。 加班规定 休息日加班需补休或支付不低于200%工资;

2025-05-13 资格考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50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分点论述: 工资支付形式 劳动法明确规定,工资必须以货币形式支付,且必须按月发放。这意味着任何非货币形式的工资支付(如实物、代金券等)都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 支付对象 工资必须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企业不得将工资支付给第三方,除非劳动者明确授权。 支付时间 工资支付必须按月进行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法第50条规定具体明细

《劳动法》第50条明确规定:工资必须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且用人单位不得克扣或无故拖欠工资,但允许因自然灾害、经营困难等特殊情况(需工会同意)暂缓支付。 工资支付形式与周期 工资需以货币形式(非实物)按月发放,具体支付周期可根据时薪、月薪等约定,但至少每月一次。如遇节假日需提前支付,确保劳动者权益不受影响。 禁止克扣与拖欠的例外情形 用人单位仅在两种情况下可延期支付工资:一是遭遇自然灾害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法第38条规定经济补偿细则

劳动法第38条规定的经济补偿细则 劳动法第38条规定了劳动者在特定情况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这一条款是劳动者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依据。 一、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根据劳动法第38条,劳动者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用人单位未提供符合劳动合同约定的安全卫生条件、工作环境或工作条件时,劳动者有权解除合同。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法第38条规定详解

​​《劳动法 》第38条明确规定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存在违法或违约行为时享有单方解除权,且可主张经济补偿,核心亮点包括:①​ ​6类法定解除情形覆盖薪酬、社保、劳动条件等关键权益​​;②​ ​暴力胁迫等极端情形允许立即离职且无需告知​​;③​ ​司法实践中需注意证据链完整性与条款适用边界​​。​ ​ ​​未提供劳动保护或劳动条件​ ​ 用人单位未发放安全防护用品、拒绝提供必要工作设备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37条38条具体内容

​​劳动合同法第37条和38条明确了劳动者单方解除合同的两种情形:第37条规定劳动者需提前30日(试用期3日)书面通知即可解约,体现程序性权利;第38条则赋予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存在欠薪、未缴社保等违约行为时的即时解约权,强调权益保护。​ ​ ​​第37条:程序性解约保障​ ​ 劳动者无论用人单位是否存在过错,均可通过提前30日书面通知(试用期3日)解除合同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第37条规定的补偿标准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经济补偿的标准如下: 一、基本计算标准 按工作年限计算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 ,按一年计算; 不满六个月的 ,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月工资的界定 月工资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若劳动者的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法36,37,38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36条、第37条和第38条 是保障劳动者休息权利和工作时间安排的重要法律条款,其核心亮点包括: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4小时,以及劳动者享有带薪年休假等权利 。这些条款旨在确保劳动者在高效工作的也能获得充足的休息和休假时间,从而维护劳动者的身心健康,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劳动法》第36条 明确规定了劳动者的工作时间限制。该条款指出

2025-05-13 资格考试

中国人民劳动合同法第37条规定

根据《中国人民劳动合同法》第37条规定,‌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即可 ‌。该条款明确了劳动者单方解除权,强调程序合法即可终止劳动关系,‌无需用人单位批准 ‌,同时保障了劳动者自由择业的权利。 ‌提前通知期的具体要求是关键环节 ‌。正式员工需至少提前30天提交书面辞职申请,确保用人单位有合理时间安排工作交接;试用期内劳动者仅需提前3天告知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法37条38条内容

​​劳动法第37条明确规定了计件工作者的权益保障,要求用人单位根据标准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劳动定额和报酬标准;第38条则强制要求用人单位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确保基本休息权。​ ​这两条法规共同构成了劳动者工作时间与休息权的核心保障,尤其针对计件制等特殊工时场景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计件工作的科学管理​ ​ 第37条并非简单允许计件工作,而是强调用人单位必须参照标准工时(每日8小时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第37条规定内容是什么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可解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37条规定了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性要求,具体内容如下: 一、一般情形的预告解除权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二、试用期的特殊规定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三、其他注意事项 通知形式 :需采用书面形式(如纸质邮件、短信、微信等可形成明确证据的方式); 履行义务

2025-05-13 资格考试

拘留37天是第37天还是第38天出来

拘留37天是从拘留当天开始计算的,因此被拘留人将在第38天释放。 1. 拘留期限的起算规则 拘留期限的计算包括被拘留当天在内。这意味着,如果某人被拘留,从拘留当天开始计算,直到第37天结束,共计38天。 2. 法律依据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对被拘留人的拘留期限最长为37天。这包括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的时间,该审查期限最长为7天。 3. 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在实践中

2025-05-13 资格考试

中国劳动法第38条规定内容

​​中国《劳动法 》第38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这是劳动者休息权的基本保障,也是工时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关键亮点​ ​包括:① 无论行业或岗位,每周必须安排连续24小时以上的休息时间;② 特殊行业需经审批方可调整休息方式;③ 违反规定可能面临劳动监察处罚。 分点展开论述: ​​适用范围与强制性​ ​ 该条款适用于所有用人单位,包括企业

2025-05-13 资格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