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存在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用人单位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六项行使单方解除权,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这一条款明确了劳动关系中因刑事犯罪导致合同终止的法定条件,是保障用人单位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依据。
关键情形解析
- 刑事责任的范围:包括被法院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等刑事处罚,或被检察院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但构成犯罪的情形。
- 即时解除权:用人单位无需提前通知劳动者,可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但需以法院判决生效或检察院作出有效决定为依据。
- 举证责任:用人单位需留存司法机关出具的生效法律文书(如判决书、不起诉决定书)作为解除合同的合法依据。
操作要点提醒
- 程序合法性: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需通过书面形式告知劳动者,并留存送达记录。
- 例外情形:若劳动者被刑事拘留但未被最终定罪,或案件处于侦查阶段,用人单位不得直接援引此条款解除合同。
- 工会协商:企业单方解除前,应依法通知工会并听取意见,避免程序瑕疵引发法律风险。
劳动合同的解除需严格遵循法定条件与程序,用人单位应确保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劳动者则需知悉自身权利义务,避免因违法行为导致劳动关系终止。刑事犯罪不仅影响个人职业发展,更可能触发不可逆的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