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主责任险的责任划分核心在于明确雇主依法应承担的工伤赔偿范围,其保障对象是雇主而非员工,赔付标准需结合法定责任与保险合同约定。关键点包括:覆盖全体雇员(含临时工)、仅限工作相关意外及职业病、赔偿限额为法定责任上限,且需排除员工故意行为、非职业疾病等免责情形。
-
责任范围:雇主责任险主要承担雇员在受雇期间因工作遭受意外或患职业病导致的伤残、死亡赔偿,以及相关医疗费用和诉讼支出。例如,外卖骑手送餐途中车祸被认定为工伤后,保险公司需按《工伤保险条例》标准赔付雇主应承担的伤残补助金。
-
免责条款:员工自伤、犯罪活动、非工作期间事故、战争等不可抗力情形均不在保障范围内。若员工因打架斗殴受伤,即使发生在工作时间,保险公司也可拒赔。
-
赔偿标准:以保险合同约定的限额为基准,但实际赔付需对照法定工伤标准。若员工四级伤残的法定赔偿为21个月工资(如月薪8610元,计18万元),而合同限额为20万元,则按18万元赔付;若法定赔偿达25万元,则仅赔付20万元。
-
特殊情形处理:上下班途中交通事故通常纳入责任范围,但需交警认定与工作相关。若员工负事故主要责任,部分保险公司可能按责任比例减免赔偿,但法院可能认定此类条款无效。
雇主责任险是转移用工风险的有效工具,但企业仍需优先缴纳工伤保险。投保时应仔细核对条款,确保责任划分与法定标准匹配,避免理赔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