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退N+1赔偿中的“工资”不仅包括基本工资,还涵盖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
1. N+1赔偿的定义与适用情形
- N+1赔偿是指用人单位在未提前30日通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下,需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作为代通知金。它适用于以下三种情形:
- 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无过失性辞退)解除劳动合同;
- 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经济性裁员)解除劳动合同;
- 用人单位因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劳动合同无法履行,与劳动者协商解除劳动合同。
2. 工资的计算范围
- 在计算N+1赔偿时,工资包括劳动者的应得工资,具体包括:
- 基本工资:劳动合同约定的固定金额;
- 奖金:如绩效奖金、年终奖等;
- 津贴和补贴:如交通补贴、通讯补贴等;
- 其他货币性收入:如加班费、提成等。
3. 奖金是否纳入计算
- 奖金属于工资的组成部分,因此需纳入赔偿计算范围。例如,如果劳动者每月奖金固定或可量化,则需按实际收入计算;若奖金发放不规律,可按过去12个月的平均奖金计算。
4. 实际案例
- 假设某员工的基本工资为8000元/月,另有绩效奖金2000元/月和年终奖30000元(折合每月2500元),总计月均收入为12500元。若该员工工作满3年,N+1赔偿金额为12500元×3.5(3年+代通知金)= 43750元。
5. 法律依据
-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金的计算依据是劳动者解除或终止合同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收入,包括奖金、津贴等。
总结
辞退N+1赔偿中的工资计算范围明确包括奖金,用人单位需依法支付。劳动者在计算赔偿金额时,可参考上述标准并结合自身实际收入情况主张权益。如遇争议,可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