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后离职公司不发年终奖是否违法,需结合劳动合同约定、公司规章制度及离职原因综合判断。若合同或制度明确约定离职员工有权享受年终奖,则拒发属违法;若无约定且公司制度规定“发放时在职才可领取”,则可能不违法。但若离职非员工主观过错(如被裁员、协商解除等),法院常支持按实际工作时间比例发放。
-
劳动合同约定优先
若劳动合同明确约定年终奖发放条件(如“工作满一年即可享受”),即使年后离职,公司拒发即构成违约。例如,连续多年发放年终奖形成惯例后突然拒付,法院可能参照既往标准判令支付。 -
规章制度合法性关键
公司内部制度规定“离职不发放年终奖”需满足三要件:内容合法、经民主程序制定、已公示员工。若员工未被告知或制度未明确排除离职人员,拒发可能被认定为无效。例如,员工手册未公示则对员工无约束力。 -
离职原因影响判定
- 非员工过错离职(如公司裁员、组织架构调整):法院通常支持按比例发放年终奖,尤其当员工已完成年度工作任务。
- 员工主动离职:若制度明确“发放时需在职”,可能不违法;但若离职前已履行全年劳动义务,仍可主张公平性原则。
-
举证责任在公司
公司若以“经营困难”或“考核不达标”拒发,需提供相关证据(如亏损财报、考核记录),否则需承担举证不能的后果。
总结:员工应留存劳动合同、制度文件及工作记录,遇争议可协商或申请劳动仲裁。企业需规范年终奖规则,避免模糊条款引发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