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老师给5个以下学生补课是否违法,核心在于是否涉及有偿行为。 若为无偿辅导且自愿参与,通常不违法;但若收取费用,则违反教育部严禁在职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无论学生人数多少均属违规,可能面临行政处罚甚至撤销教师资格。
-
有偿补课的明确定义与法律依据
根据教育部规定,在职中小学教师以任何形式收取报酬为学生补课(包括家教、小班辅导等)均属违规。相关法律如《教师法》《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明确禁止教师利用职务谋利,强调教师应专注校内教学任务,维护教育公平。 -
人数并非判定标准,收费性质是关键
补课是否违法不取决于学生数量(如5人以下),而取决于是否收费。即使针对个别学生,收费即构成有偿补课。部分地区如安徽、铜陵等曾查处教师别墅内小规模有偿补课案例,涉事教师均被严肃处理。 -
无偿补课的合法性边界
若教师出于自愿,在课余时间免费为学生提供辅导,且不占用正常教学资源,通常不违法。但需注意避免变相收费(如通过家长捐赠、变相推销资料等),否则仍可能被认定为违规。 -
违规后果与监管趋势
有偿补课教师将面临扣发绩效工资、职称降级、公开通报等处罚,情节严重者撤销教师资格。近年来“双减”政策强化监管,各地通过举报渠道、暗访等方式加大查处力度,体现“零容忍”态度。
总结:教师补课行为需严格区分有偿与无偿。建议优先通过校内答疑、公开辅导等合规方式帮助学生,避免触碰法律红线。家长若发现违规补课,可向教育部门举报以维护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