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后公司不给钱的最长拖延时间通常可达6个月至2年,具体取决于公司是否提起诉讼、执行程序效率及财产状况等关键因素。若公司未起诉且配合执行,15日内可支付;若进入诉讼或存在执行障碍,可能拖延至2年。
- 裁决生效后的履行期限:劳动仲裁裁决书生效后,公司应在15日内履行支付义务。若逾期未支付且未提起诉讼,劳动者可立即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 诉讼程序的拖延风险:若公司对裁决不服并提起诉讼,诉讼周期通常为6个月,特殊情况可能延长。此期间不计入履行期限,导致支付时间大幅延后。
- 强制执行的实际耗时:法院受理强制执行后,一般需6个月内完成执行(如划拨存款、拍卖财产)。但若公司无财产可供执行或转移资产,程序可能中止,最长需2年内完成。
- 公司恶意拖延的后果:公司拒不履行可能被纳入失信名单,法定代表人被限制高消费,甚至面临罚款或刑事责任,但此类措施仍需时间推进。
建议劳动者在裁决生效后及时申请强制执行,并提供公司财产线索以加速流程。若遇复杂情况,可寻求法律协助确保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