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拖着员工让员工主动离职,实为规避法律责任的不正当手段!
在劳动关系中,有些公司为了降低成本或避免支付经济补偿金,会采取各种手段逼迫员工主动离职。这些手段包括但不限于:调整工作岗位、降低工资待遇、增加工作压力等。这些行为不仅违反了劳动法律法规,也给员工的职业生涯和心理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
1. 调整工作岗位:
公司可能会将员工调至与其专业或技能不匹配的岗位,或者将员工调至工作条件恶劣、工作时间不规律的岗位。这种做法的目的是让员工无法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从而主动提出离职。根据劳动法规定,公司在调整员工岗位时,必须与员工协商一致,并考虑员工的专业和技能。
2. 降低工资待遇:
公司可能会以经营困难、绩效不佳等理由,单方面降低员工的工资待遇。这种做法的目的是让员工无法接受降低后的工资水平,从而主动提出离职。根据劳动法规定,公司在降低员工工资待遇时,必须有充分的理由和依据,并按照法定程序进行。
3. 增加工作压力:
公司可能会通过增加工作量、提高工作标准等方式,增加员工的工作压力。这种做法的目的是让员工无法承受巨大的工作压力,从而主动提出离职。根据劳动法规定,公司在安排工作时,必须遵守劳动安全卫生法规,并保障员工的休息休假权利。
4. 其他手段:
除了上述手段外,公司还可能采取其他不正当手段,如无故拖延工资发放、不提供劳动保护措施等,来逼迫员工主动离职。这些行为都违反了劳动法律法规,损害了员工的合法权益。
总结:公司拖着员工让员工主动离职是一种不正当的手段,违反了劳动法律法规,损害了员工的合法权益。员工应该了解自己的权利,并采取合法的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如果遇到此类情况,建议及时咨询专业的法律人士,以获取正确的法律建议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