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保险条例是《民法典》配套的重要法规,明确规定了工伤认定标准、赔偿流程和用人单位责任三大核心内容。劳动者因工作受伤或患职业病时,可依法享有医疗费、伤残补助等权益,用人单位未参保也须承担赔偿责任。
-
工伤认定标准
需满足"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工作原因"三要素,包括突发事故伤害、职业病、上下班途中非本人主责的交通事故等情形。48小时内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 -
赔偿项目明细
- 医疗费用全额报销
- 停工留薪期原工资福利不变
- 伤残等级鉴定后按标准发放一次性伤残补助金(1-10级)
- 5-6级伤残可保留劳动关系并享受伤残津贴
-
特殊情况处理
用人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的,须自行支付全部待遇;劳动者故意犯罪、醉酒或自残导致的伤害不认定为工伤。 -
**流程
需在事故发生后1年内申请工伤认定,对结果不服可行政复议或诉讼。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后1年内可申请待遇调整。
提示:劳动者应注意保留劳动合同、诊断证明等证据,遇到纠纷可向当地社保行政部门或工会寻求帮助。用人单位依法参保既是义务,也能有效分散经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