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转池编制和正式编制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设置原因 :
-
正式编制 :为了国家创造或改善生产条件、增进社会福利,满足人民文化、教育、卫生等需要。
-
周转池编制 :为了有效缓解编制供需矛盾,增创人才聚集新优势,促进人才引进。
- 优势 :
-
正式编制 :员工工资福利有保障,例如社保公积金都会按照国家标准足额购买。
-
周转池编制 :促进人才引进,保证党委、政府中心工作顺利推进的重要举措,推动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向制度系统化、程序规范化、调整动态化、管理信息化迈进。
- 特点 :
-
正式编制 :经费通常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单位所使用的人员编制。
-
周转池编制 :编制的所有权归原单位所有,使用单位仅有“周转使用权”,编制有时间限制,一般为3年一周转。使用周转池编制的人员是事业单位正式在编人员,实行实名制管理。
- 使用和管理 :
-
正式编制 :一旦获得正式编制,员工即可享受相应的福利待遇和职业发展机会,管理较为稳定。
-
周转池编制 :编制管理部门将长期闲置的空余编制集中起来,建立周转池,向急需行业或阶段性工作岗位定向定量投放。使用周转池编制的单位需要执行相应的腾编计划,并在规定时间内将编制返还给人才办管理的编制池。
- 流动性 :
-
正式编制 :相对稳定,流动性较低。
-
周转池编制 :具有较高的流动性,能够满足临时增加工作人员的需求,编制可以在一定时间内进行调整和分配。
总的来说,正式编制和周转池编制在设置原因、优势、特点、使用和管理以及流动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正式编制更侧重于长期稳定的员工福利和保障,而周转池编制则更侧重于灵活应对编制供需矛盾和人才引进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