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龄35年与36年在养老金计算上确实存在差异,具体区别如下:
一、计发比例差异
根据现行养老金计发规则:
-
工龄35年以下 :按85%计发比例计算养老金;
-
工龄36年及以上 :按90%计发比例计算养老金。
示例 :若基础养老金为1000元,工龄35年按85%计发为850元,工龄36年按90%计发为900元,每月差额约50元。
二、养老金实际金额差异
- 基础养老金部分
工龄每增加1年,基础养老金增加约0.67%(按现行计发基数计算)。例如:
-
工龄35年:基础养老金为$X \times 85%$;
-
工龄36年:基础养老金为$X \times 90%$(差额约5%)。
- 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
个人账户养老金按退休时计发基数除以计发月数计算。若晚退休,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增加,计发月数减少(例如60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39个月,65岁为139-5=134个月)。
三、其他影响因素
- 缴费基数与缴费年限
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总金额受缴费基数和总缴费年限共同影响。即使工龄仅差1年,缴费基数较高者养老金仍可能更高。
- 地区政策差异
不同省份对工龄档次的划分可能不同。例如:
-
山东省:工龄满35年10个月与36年无差异(均按35.833%计发社平工资);
-
其他地区可能采用“满35年按90%计发”的统一标准。
四、实际案例参考
-
案例1 :朱某工龄36年,基础养老金6820元;朋友老严工龄35年,养老金8340元。差异源于两人缴费基数、职务等因素。
-
案例2 :山东省某职工工龄35年10个月与36年,基础养老金差额仅13.36元。
总结
工龄35年与36年退休的养老金差异主要体现在计发比例和基础养老金金额上,但实际差距受缴费基数、地区政策及退休时间等多重因素影响。建议结合自身情况综合评估养老金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