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后的退休金计算公式主要包含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核心原则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基础养老金与社平工资挂钩,体现社会公平性;个人账户养老金取决于缴费积累和退休年龄;过渡性养老金则针对特定人群(如1997年前参保者)。缴费年限、缴费基数、退休年龄和地区经济水平是影响金额的四大关键因素。
- 基础养老金计算
公式为:。
- 社平工资:采用退休前一年当地城镇职工平均工资数据(如2025年参考2024年数据)。
- 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缴费工资与社平工资比值的加权平均值,反映缴费水平高低。
- 缴费年限:包括实际缴费和视同缴费年限,满15年方可领取基础部分。
- 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
公式为:。
- 储存额:个人缴费(工资的8%)及利息累计,可通过电子社保卡查询。
- 计发月数:50岁退休为195个月,55岁170个月,60岁139个月,65岁101个月。
- 过渡性养老金(特定人群适用)
公式为:。
- 适用对象:1996年前参加工作且存在视同缴费年限的“中人”。
- 地区差异:过渡系数因地而异(如北京1.0%,山东1.3%)。
案例演示
假设60岁退休,缴费30年,平均缴费指数1.2,个人账户储存额50万元,当地社平工资12500元:
- 基础养老金:元/月
- 个人账户养老金:元/月
- 总养老金:4125 + 3597 = 7722元/月
提升养老金的关键策略
- 延长缴费年限:每多缴1年,基础养老金增加1%。
- 提高缴费基数:按实际收入或政策允许上限缴费,增加个人账户积累。
- 延迟退休:每推迟1年,计发月数减少,个人账户养老金显著提升。
提示:各地政策可能调整,建议通过官方渠道(如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使用最新计算器精准测算,并定期核对缴费记录以确保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