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卫计委)更名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卫健委)是在2018年3月,这一调整标志着中国卫生健康工作从“以疾病控制为中心”转向“以促进全民健康为核心”的战略升级,同时整合了老龄事业、医养结合等职能,成为“健康中国”战略的核心执行机构。
-
改革背景与时间节点:2018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明确撤销卫计委,组建卫健委。3月27日新机构正式挂牌,马晓伟出任首任主任。原卫计委官网于3月26日完成更名,职能整合涵盖公共卫生、老龄化应对等多项职责。
-
职能升级与核心理念:新机构名称中“健康”二字凸显战略重心变化,职责包括拟订国民健康政策、推进医改、监管医疗服务等,并新增应对人口老龄化、医养结合等职能,体现“大卫生、大健康”理念。
-
机构调整的深层意义:卫健委的成立解决了多部门交叉管理问题,例如将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中医药管理局等纳入统一管理,提升政策执行效率,为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签约等服务提供制度保障。
-
后续影响与行业变革:改革后基层医疗迎来发展机遇,全科医生培养、医防融合等政策加速落地,医保支付改革同步推进,推动医疗资源向健康管理倾斜。
此次更名不仅是机构名称的变更,更是中国卫生健康体系向现代化、系统化转型的关键一步,为全民健康覆盖和老龄化社会应对奠定了制度基础。未来,卫健委的职能优化将持续影响医疗、养老、公共卫生等多领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