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简称“卫健委”)于2018年3月正式更名成立,取代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卫计委)。这一调整是国务院机构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标志着中国卫生健康工作重心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战略升级。
-
更名时间与背景
2018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明确组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3月27日,新机构正式挂牌,成为国务院首批挂牌的新部门之一。此次更名旨在整合原卫计委、国务院医改办等部门的职责,强化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 -
职能转变与意义
新组建的卫健委不再保留“计划生育”职能,转而聚焦国民健康政策制定、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公共卫生监管及老龄化应对等。这一变化反映了人口政策调整和全民健康需求的提升,凸显“大健康”理念的顶层设计。 -
历史沿革与机构整合
卫健委的前身可追溯至1949年成立的卫生部,历经2013年与计生委合并为“卫计委”,最终在2018年改革中定型。此次整合还吸纳了职业健康、老龄工作等职能,形成更全面的健康管理体系。 -
后续影响与实施
更名后,卫健委迅速推动官网更新、领导班子调整及政策衔接,例如协调医养结合、基本药物制度等。其职能扩展为基层医疗、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提供了更高效的统筹机制。
当前,卫健委的职能持续优化,2023年进一步调整了部分职责分工。这一变革不仅是名称的更新,更是中国卫生健康事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