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退休计算方法的核心公式为:退休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其中,基础养老金与社平工资、缴费年限挂钩,个人账户养老金取决于累计储存额和计发月数,而过渡性养老金仅适用于1996年前参加工作的人群。缴费年限越长、缴费基数越高,养老金水平通常越高。
-
基础养老金计算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社平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例如,社平工资6000元、缴费指数0.6、缴费15年,基础养老金为720元/月。社平工资和缴费年限是核心变量,缴费年限每增加1年,养老金增长约1%。 -
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60岁退休按139个月计算)。假设月缴费基数5000元、费率8%,15年累计储存额约7.2万元(未计利息),每月可领518元。缴费基数越高、缴费时间越长,个人账户积累越多。 -
过渡性养老金规则
适用于1996年前参加工作的“老人”,计算公式为:社平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1.2%-1.3%(各地差异)。例如,8年视同缴费年限可额外领取约345元/月。
提示:养老金每年会根据社平工资增长调整,建议优先延长缴费年限而非单纯提高缴费基数。灵活就业人员可通过持续缴费或延迟退休(如延至63岁)提升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