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搜索结果,公司单方面全额扣除绩效工资的行为是否合法,需结合以下要点判断:
一、劳动合同的约定
- 明确约定绩效工资
若劳动合同中已明确将绩效工资作为工资组成部分,并约定了考核标准及扣款条件,则公司可依法依约执行。
- 未明确约定
若劳动合同未对绩效工资的发放条件、计算方式等作出明确约定,则公司无权单方面扣除绩效工资,此类行为可能被认定为违法。
二、合法扣除的条件
若劳动合同中有关于绩效工资的约定,公司扣除时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 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扣除后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否则视为未足额发放劳动报酬。
- 考核程序合法
-
绩效考核制度需经民主程序制定并公示,确保员工知情权;
-
员工需对考核标准签字确认。
- 无恶意考核
扣除需基于客观、公正的考核结果,避免主观随意性或刁难行为。
三、违法情形
若公司未遵循上述程序或约定,即使劳动合同中有相关条款,扣除行为仍可能被认定为违法:
-
未提前告知或未签字确认
-
考核标准不透明或存在主观随意性
-
扣除后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
恶意扣款(如绩效达标仍被扣)
四、员工**途径
若遭遇违法扣款,员工可通过以下方式**:
- 协商解决
首先与用人单位沟通,要求补发工资及赔偿。
- 劳动仲裁
若协商无果,可向当地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要求支付未发工资及经济补偿(通常按一年工资计算)。
- 法律诉讼
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总结
公司全额扣除绩效工资的合法性取决于劳动合同的约定及扣除行为的合规性。建议用人单位在制定绩效考核制度时,明确考核标准、程序及告知义务,避免因管理不规范引发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