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进工作面规程及措施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核心文件,其编制与执行需严格遵循相关规范。以下是主要内容
一、作业规程编制要求
-
基础依据
需包含矿井施工图设计、巷道设计、地质报告、煤质预测报告等技术文件,以及《煤矿安全规程》等国家标准。
-
内容构成
- 工程概况 :描述工作面位置、规模及地质条件。 - 支护方案 :明确锚网喷锚索支护参数(如锚固力、喷射角度)及临时支护措施。 - 安全措施 :针对瓦斯、涌水、顶板等风险制定专项措施,如瓦斯监测、顶板敲帮问顶制度。 - 工艺参数 :包括设备选型、供电负荷、通风配风量等计算依据。
-
审批与更新
编制完成后需经技术副经理初审、矿长批准,每2个月由总工程师复审并更新。
二、关键安全措施
-
顶板管理
- 实施“正规循环作业”,每班进行顶板检查,发现离层、片帮等隐患立即处理。 - 采用锚网喷支护时,确保锚固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
瓦斯防治
- 安装瓦斯监测设备,实时监控浓度,设置断电、撤退等应急措施。 - 进行瓦斯预测预报,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制定防治方案。
-
涌水与火灾预防
- 编制涌水防治方案,设置防水煤柱,定期检测水文地质参数。 - 防火重点为电气设备、爆破作业,配备灭火器材并制定应急预案。
-
防尘与高温管理
- 采用湿式凿岩、喷雾降尘,改善作业环境。 - 监测工作面温度,当超过28℃时采取降温措施。
三、施工管理要求
-
规范操作
- 设备操作需符合规程,定期维护保养,禁止违规改装。 - 材料管理严格,出入库登记核验,废料及时清理。
-
安全检查与培训
- 每日进行设备、顶板、瓦斯检查,隐患整改闭环管理。 - 新工人需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定期开展安全培训。
-
应急管理
- 制定火灾、爆炸、透水等事故应急响应计划,定期演练。 - 配备应急物资(如灭火器、担架),设置避难场所。
四、附则
- 规程更新 :遇地质变化或技术升级时,需及时修订。- 责任追究 :违反规程导致事故,将依法依规处罚。
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保障掘进工作面的安全与高效,降低事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