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内容及防范措施主要包括以下要点:
一、危险源辨识内容
-
物理性危险源
-
机械设备故障、带电作业、起重机异常等
-
防范措施:定期维护设备、设置防护装置(如安全栏、防护罩)、规范操作流程
-
-
化学性危险源
-
化工原料泄漏、化学品储存不当等
-
防范措施:专用储存间、佩戴防护装备、建立泄漏应急预案
-
-
生物性危险源
-
生物污染、职业病等风险
-
防范措施:卫生防护、定期消毒、员工健康监测
-
-
人为因素危险源
-
违规操作、安全意识不足等
-
防范措施:安全培训、安全交底、设立监督岗位
-
-
环境因素危险源
-
自然灾害(如洪水、地震)、工作场所布局不合理等
-
防范措施:风险评估、应急预案、环境监测
-
二、防范措施
-
设备与工艺管理
-
定期检查维护设备,禁止超铭牌使用
-
改进工艺流程,减少危险源
-
-
个人防护与安全培训
-
配备安全帽、防护眼镜等劳保用品
-
开展三级安全教育、专项技能培训
-
-
管理制度与监督
-
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检查制度
-
实行“三会一议”、安全奖惩机制
-
-
应急响应与预案
-
制定事故应急预案、疏散逃生方案
-
安装监测报警系统,定期演练应急响应
-
-
多方协作与持续改进
-
鼓励员工参与危险源识别
-
总结事故案例,优化预控措施
-
三、法律依据与标准
-
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事件应对预案》等法规
-
采用安全标准化管理,确保设备设施符合规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