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是我国自1953年编制“一五”计划以来的第14个五年规划,也是改革开放后的第9个五年发展周期,标志着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
-
历史脉络:从1953年“一五”计划起步,我国五年规划(计划)已连续实施14次,覆盖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见证了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程。“十四五”作为第14个规划,承续了“十三五”的成果,首次将2035年远景目标与五年规划统筹设计。
-
时代意义:作为“两个一百年”交汇期的关键规划,“十四五”聚焦高质量发展,提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并首次将科技创新置于核心地位,明确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支撑作用。
-
编制特点: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征集意见,覆盖民生、生态、安全等领域,20项指标中民生类占比超1/3,创历次规划新高。102项重大工程项目强化落地性,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总结:“十四五”规划既延续了我国中长期发展的制度优势,又以创新驱动和系统观念回应了百年变局的挑战,为2035年远景目标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