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是我国编制实施的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标志着我国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1. 历史背景
“五年规划”制度自1953年“一五”计划开始实施,几乎贯穿了新中国发展的全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除了1950~1952年的经济恢复期和1963~1965年的经济调整期,共编制实施了14个五年规划,每个规划都根据当时的经济社会条件设定发展目标,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
2. 战略定位
“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它明确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战略方向,提出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3. 核心目标
“十四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包括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这些目标为未来五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4. 重大意义
“十四五”规划不仅是我国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的关键一步。它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
总结
“十四五”规划作为我国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不仅是国家发展的行动指南,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未来五年,我们将围绕规划目标砥砺前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