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是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简称“国家发改委”)牵头编制,并协同国务院、中央政策起草组及各部委、地方政府、智库机构等共同完成的。其核心亮点包括:国家发改委主导起草框架、多部门协同参与、社会意见广泛征集,最终经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后实施。
-
国家发改委的核心职责:作为宏观经济综合管理部门,国家发改委负责拟订中长期发展规划,从基本思路起草、框架搭建到纲要草案形成全程主导。例如,“十四五”规划编制启动于2019年,历经课题研究、实地调研、意见征询等环节,最终形成纲要草案。
-
多方协作机制:编制过程吸纳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等智库,以及企业、高校和一线工作者意见。例如,专家委员会和公众建言通过座谈会、大数据分析等方式融入规划。
-
地方与中央联动:地方政府(如省市级发改委)需同步制定区域规划,确保与国家纲要衔接。广州市花都区等案例显示,地方规划需上报国家发改委审核,形成上下贯通的体系。
-
从“计划”到“规划”的演变:自“十一五”起,五年“计划”改为“规划”,更强调战略性和市场协同作用,体现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转型。
提示:五年规划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顶层设计,其编制过程既体现集中决策效率,也融合了社会多元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