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表决通过的时间是 2020年5月28日 ,由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表决通过的时间是 2020年5月28日 ,由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国第二部选举法于1979年7月1日通过 ,这是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该法首次明确规定了直接选举范围扩大到县级人大代表 ,并确立了差额选举原则 ,为后续选举制度的完善奠定了基础。 立法背景与意义 1979年选举法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制定的,适应了当时政治体制改革的迫切需求。它取代了1953年的第一部选举法,进一步扩大了人民民主权利,使选举制度更加科学、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实施时间为 2021年1月1日 ,对应的日期编码为 44197 (以2000年1月1日为基准的儒略日序号)。 具体说明: 实施日期确认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六十条规定,该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日期编码计算 2021年1月1日对应的儒略日序号为44197,与题目中的数字一致。 法律废止同步生效 该日期起
2024年2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彩礼规定》),该规定明确反对借婚姻索取财物,并针对彩礼退还、纠纷裁判尺度等作出了更明确的规定。 1. 明确彩礼纠纷的法律适用 《彩礼规定》旗帜鲜明地反对借婚姻索取财物。若一方以彩礼为名索取财物,另一方要求返还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规定进一步细化了彩礼纠纷的裁判标准,确保司法裁判的统一性和公平性。
《婚姻法》《民法典》婚姻家庭编 根据2025年1月1日起施行的相关法律法规,以下法律及规定被废止或失效: 一、废止的法律法规 《婚姻法》 该法于2020年12月31日废止,其相关内容由《民法典》婚姻家庭编替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该条例于2025年1月1日废止,由《学位条例修订草案》替代。 二、其他相关说明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 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货币或非货币资产 公司认缴出资额的实缴方式需根据公司章程约定及法律法规要求进行,具体流程和注意事项如下: 一、货币出资 资金转入公司账户 股东将认缴的货币资金转入公司银行基本账户,需在转账备注中注明“投资款”或“注册资本”。 银行验资与报告 银行收到资金后出具验资报告,证明资金已存入账户。 工商登记变更 携带验资报告向工商部门申请变更登记,更新营业执照中的注册资本信息。 二、非货币出资 实物出资
新《公司法》要求公司注册资本实行实缴制,但存在行业例外和特殊规定。具体如下: 一般要求 自2024年7月1日起,除法律、行政法规及国务院另有规定外,有限责任公司全体股东需在 公司成立之日起5年内 缴足认缴的出资额。金融、保险等特殊行业仍需遵守额外验资规定。 老公司过渡期 2024年7月1日前注册的公司,给予3年缓冲期(至2027年7月1日),之后需在5年内完成实缴
公司实缴出资额为0是合法的,但需结合行业类型和经营阶段综合评估风险。 根据现行法规,除银行业、证券业等27类特殊行业外,其他企业允许股东自主约定实缴出资时间和金额,因此“0元公司”并不违法。但长期未实缴可能影响信用评级、融资能力,甚至触发股东债务连带责任。 法律合规性 :2014年商事制度改革后,注册资本实行认缴制,营业执照上的注册资本不等于实缴资本。股东可自行公示实际出资情况
公司出资未实缴的法条依据如下: 基本法律依据 《公司法》第二十八条明确规定,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认缴的出资额,未按时缴纳需承担违约责任。 行政责任 罚款 :虚假出资金额5%-15%; 失权处理 :公司可书面通知未履行出资的股东60日内补缴,逾期未缴则丧失该股东股权,股权需转让或注销。 民事责任 对公司债务 :未履行出资的股东需在未出资本息范围内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对其他股东
新公司法第84条关于公司出资的规定,明确了公司注册资本的缴纳方式由 认缴制转变为实缴制 ,这意味着公司在设立时必须实际缴纳其注册资本,而不再是仅仅承诺缴纳。这一变化旨在增强公司资本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提升市场信心和交易安全。 实缴制的实施 是为了解决认缴制下可能出现的资本虚高问题。在认缴制下,公司股东只需承诺在一定期限内缴纳注册资本,而无需立即实际出资,这可能导致一些公司夸大其资本实力
中国***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的时间为 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 ,具体信息如下: 会议时间与地点 该会议于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等列席。 会议核心内容 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条例一般审议几次才能通过? 通常情况下,条例需要经过三次审议才能正式通过。 这一过程旨在确保条例的严谨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以下是条例审议通过的主要步骤和关键点: 1.第一次审议:初步审查与意见征集初步审查:在第一次审议中,相关部门会对条例草案进行初步审查,重点关注条例的合法性、必要性和可行性。这一阶段,草案通常会提交给立法机关进行讨论。意见征集:第一次审议后,草案会向社会公开,广泛征求公众
中国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标志着我国民事法律制度的系统化与成熟化,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保障人民权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里程碑意义。 其核心亮点包括:整合70年民事立法成果 、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权利保护体系 、回应数字经济等新时代需求 ,并为全球法治文明贡献中国方案 。 历史背景与立法进程 中国曾于1954年
1804年颁布的《法国民法典》是近代大陆法系的奠基之作,其诞生源于法国大革命后法律体系的混乱、封建制度的阻碍,以及拿破仑推动的统一需求。它融合罗马法与习惯法,确立了资产阶级法律原则,成为全球民法现代化的里程碑。 法国大革命与法律混乱 大革命(1789-1799)推翻封建君主制后,旧法律体系被废除,但新法律碎片化严重,各地习惯法(北部日耳曼习惯法区与南部罗马法区)差异巨大,导致经济交往受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编纂的历史背景可归纳为以下四点: 一、时代背景与立法需求 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完善 我国已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原有松散的民法体系无法满足发展需求,需通过编纂形成统一规范。 依法治国战略推进 全面依法治国要求构建体系严密、良法善治的民事法律体系,编纂民法典是法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二、历史发展脉络 早期探索与奠基 1950年《婚姻法》实施,开启新中国民事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