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权力的构成要素可分为客观构成要素和主观构成要素两类,具体如下:
一、客观构成要素
-
经济基础
生产资料的占有是政治权力的根本基础,直接决定政治主体的力量大小和支配能力。
-
暴力
包含暴力执行者、组织和工具,是政治权力的直接强制力量,受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制约。
-
社会财富
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积累扩大政治主体力量,其使用价值可解决技术要求并满足社会需求,促进力量凝结。
-
自然资源与地理条件
影响政治权力的形成和发展,如地理位置、资源禀赋等。
-
文化传统与形势时机
文化传统塑造政治认同,有利形势为权力运作提供条件。
二、主观构成要素
-
能力素质
智力与体力的总和,是政治权力形成和维持的基础。
-
身份资格
包括社会角色、威望、血缘关系等,赋予政治主体合法性和权威性。
三、其他要素
-
目的性 :政治主体通过权力追求利益或价值,构成内在动力。
-
组织与策略 :主体通过组织结构和策略实现权力运作。
总结 :政治权力是客观条件与主观能动性的结合,经济基础和暴力是核心支撑,能力与身份是主体素质,文化与形势则提供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