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劳动仲裁不仅可以仲裁企业,也可以仲裁个人。具体适用情形如下:
一、劳动仲裁可仲裁个人的情况
-
个人作为用人单位
当个人以用人单位的名义雇佣他人时(如家政服务人员、包工头),双方形成劳动关系。若发生工资、劳动保护、工时等争议,劳动者可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
个体工商户的个体经营者
若争议涉及个体户个人经营行为(如雇佣工人),仲裁机构可执行其个人财产;若涉及家庭经营,则以家庭财产承担债务。
二、仲裁前提条件
-
劳动关系存在 :需证明双方存在用工事实,如劳动合同、工资条、工作证明等。
-
争议属于劳动范畴 :如工资拖欠、工伤赔偿、劳动合同解除等。
三、仲裁程序特点
-
程序适用性
劳动仲裁适用于调整劳动关系,与经济性质无关。即使争议对象为个人,只要符合劳动关系特征,均可适用仲裁程序。
-
时效要求
劳动争议仲裁需在仲裁时效期间内提出,通常为一年。
-
前置程序
劳动仲裁是诉讼前置程序,当事人必须先经仲裁前置程序,方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四、注意事项
-
证据准备 :需提交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关键证据。
-
特殊情况处理 :若争议涉及集体劳动关系,可能需通过劳动仲裁前置程序或诉讼解决。
劳动仲裁的适用范围不局限于企业,个人作为用人单位或个体工商户均可在符合条件时申请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