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厂打工不满7天离职,依法应当获得工资。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只要劳动者实际提供了劳动,用人单位就必须支付相应报酬,无论工作时间长短。若工厂以“未满7天”为由拒付工资,可能涉嫌违法,劳动者可通过协商、投诉或仲裁**。
-
法律依据明确:劳动法第三条和第五十条明确规定,劳动者享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工资应按月支付且不得克扣。即使入职仅1天,只要存在实际工作记录(如考勤、工作成果),工厂必须按日结算工资。
-
合同约定与例外情况:若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不满7天无工资”,需判断该条款是否合法。若条款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如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则无效。部分工厂可能扣除合理费用(如工服、培训成本),但需提供凭证且不得全额克扣工资。
-
**步骤:
- 保留证据:收集工作记录、聊天记录、工资条等证明劳动事实;
- 协商优先:与工厂人事部门沟通,要求按实际天数结算;
- 投诉或仲裁:协商无果可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仲裁时效为1年。
-
警惕“潜规则”:部分工厂利用劳动者法律意识薄弱拒付工资,甚至以“试用期”为借口。需注意: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约定工资的80%或当地最低标准,且离职时同样需结算工资。
遇到此类问题,劳动者应果断**,法律是保障权益的最有力工具。及时行动可避免工资被长期拖欠,同时推动企业规范用工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