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食品安全的知识,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食品安全基本概念
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营养要求,不对人体健康造成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其核心目标是预防食源性疾病,保障公众健康。
二、食品安全的核心原则
-
清洁卫生
-
饭前便后洗手,使用清洁餐具和厨具,保持厨房环境卫生。
-
生熟食物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
-
选择安全食品
-
购买有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及SC标识的合格产品。
-
选择正规渠道(如超市、合格摊贩)购买食品,避免街头无证小摊。
-
-
科学储存与烹饪
-
生熟食品需彻底煮熟,避免食用未加热的生肉、蛋类和凉菜。
-
食品需在安全温度下保存,冷藏食品不超过2小时。
-
三、食品选购实用建议
-
查看包装
-
包装应严密无损,商标、生产日期、成分表等信息清晰。
-
注意防伪标识和原产地证明。
-
-
观察外观与气味
-
食品色泽自然,无异常鲜艳或异味(如霉变、发酵)。
-
闻香味应柔和,无刺鼻气味。
-
-
控制摄入量与种类
-
避免暴饮暴食,减少油炸、高盐、高糖食品摄入。
-
每日摄入蔬菜多样化,减少农药残留风险。
-
四、减少农药残留的方法
-
清洗法 :流水浸泡蔬菜30分钟以上,重复2-3次。
-
碱水浸泡法 :500ml水中加5-10g碱面浸泡5-15分钟,重复3-5次。
-
储存法 :农药残留随时间降解,建议现买现吃,避免长期存放。
五、食源性疾病预防
-
避免食用腐败变质、来源不明的食品。
-
熟食需二次加热至中心温度达74℃以上。
-
发现食物异常(如异味、变色)应立即丢弃。
六、其他注意事项
-
优先选择有机食品、绿色食品认证产品。
-
购买散装食品注意生产日期和包装完整性。
-
妊娠期、儿童等特殊人群需关注食品添加剂和营养成分。
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保障食品安全,降低食源性疾病风险。若出现食物中毒症状(如腹痛、腹泻、呕吐),应立即就医并保留相关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