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共10章154条,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为核心原则,全面覆盖食品生产、流通、检验及事故处置等环节,是保障14亿人“舌尖安全”的基石性法律。
-
章节框架与核心内容
法律分为总则、风险监测评估、标准制定、生产经营(含4小节)、检验、进出口、事故处置、监督管理、法律责任及附则十章。生产经营环节占比最重(51条),细化索证查验、标签广告、特殊食品等要求,体现全程管控理念。 -
关键制度亮点
- 风险双机制:建立监测与评估制度,提前预警潜在隐患;
- 标准体系:明确国标优先、地标补充的制定逻辑,严控农药残留等指标;
- 责任倒逼:企业首负责任制与“处罚到人”并行,违法成本显著提高。
-
动态修订与实效
历经2015年全面修订及2018、2021年两次修正,条款从104条扩充至154条,新增网络食品监管、赔偿首负制等,回应新兴业态挑战。
食品安全无小事,熟悉法律条款有助于消费者**与企业合规。建议通过政府官网查询最新文本,及时跟进实施细则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