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报税后未实际发放工资属于违法行为,既违反《劳动法》关于工资支付的规定,又可能涉及税务虚假申报。劳动者可通过协商、投诉或仲裁**,企业将面临补发工资、经济补偿及税务处罚等后果。
-
法律定性
根据《劳动法》,企业必须按时足额支付工资,报税后拖欠工资构成“克扣或无故拖欠”的违法行为。税务层面,若申报数据与实际支付不符,可能被认定为虚假报税,需补缴税款并接受罚款。 -
**途径
- 协商:优先与公司沟通,要求补发欠薪;
- 投诉:向劳动监察部门提交证据,申请行政干预;
- 仲裁:通过劳动仲裁主张欠薪及赔偿(如拖欠工资的25%经济补偿)。
-
企业风险
除需承担工资及补偿外,税务机关可追缴税款、滞纳金及罚款;情节严重者可能面临刑事责任。
遇到此类问题,劳动者应保留工资条、劳动合同等证据,及时行动以维护权益,企业则需合规经营避免双重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