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到期后残疾人不续签合同是否违法,需分情况判断:若员工因工伤或职业病致残,用人单位必须续签,否则违法;若为普通残疾且无过错,公司可不续签但需支付经济补偿金;若存在就业歧视行为,则属违法。
-
工伤或职业病致残的特殊保护:根据《劳动合同法》,因工致残或患职业病的员工,合同到期后用人单位应优先续签。若拒绝续签,需承担违法责任,包括支付赔偿金及面临劳动仲裁风险。例如,医疗期未满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企业单方面终止合同属违法行为。
-
普通残疾员工的处理规则:非工伤致残且无过错的残疾员工,合同到期后公司可不续签,但需按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若员工继续工作未签新合同,视为自动延续劳动关系,企业需补签合同或依法终止。
-
避免就业歧视的合规要求:企业不得以残疾为由拒绝续签,否则可能构成就业歧视。员工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仲裁**。例如,若公司仅因残疾状态不续签,员工有权要求赔偿或恢复劳动关系。
-
经济补偿与法律风险:无论是否续签,企业均需合规处理。未支付补偿金或违规终止合同,可能面临双倍赔偿(违法解除时)或行政处罚。补偿标准需严格按员工实际工资和工龄计算。
总结:企业应结合员工残疾性质、合同条款及法律规定综合决策,确保程序合法。残疾员工若遇权益侵害,可通过法律途径主张权利,用人单位需谨慎规避歧视风险与经济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