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39条内容

​《劳动合同法》第39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在六类情形下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包括试用期不合格、严重违纪、重大失职、双重劳动关系、合同无效及被追究刑事责任。​​ 该条款是平衡劳资权益的核心依据,用人单位需严格依法执行,避免滥用解除权。

  1. ​试用期解除权​​:员工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如技能不达标、隐瞒重要信息),企业可立即终止合同。需注意保留考核记录等证据链。
  2. ​严重违纪行为​​: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如旷工、盗窃、伪造考勤)且达到“严重”程度时,企业有权解除合同。规章制度需经民主程序公示才具法律效力。
  3. ​重大失职与舞弊​​:因故意或重大过失导致公司重大损失(如泄露商业秘密、操作失误造成生产事故),企业可追究责任并解除劳动关系。
  4. ​双重劳动关系限制​​:员工兼职若影响本职工作或拒不改正,企业可解除合同。但非全日制用工等合法兼职不在此列。
  5. ​合同无效情形​​:以欺诈、胁迫手段签订的合同(如虚构学历、隐瞒竞业限制),企业可主张无效并终止用工。
  6. ​刑事责任条款​​:员工被追究刑事责任(判刑或免予起诉)时,企业可解除合同。但行政拘留、取保候审等非刑事处罚不适用本条。

​提示​​:用人单位援引第39条需确保程序合法、证据充分,否则可能构成违法解除。劳动者若遇争议,可申请劳动仲裁核查企业举证是否合规。

本文《劳动合同法39条内容》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3075976.html

相关推荐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明确了在特定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这包括但不限于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保护措施,以及对于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处于医疗期内员工的保障。 这一规定旨在维护劳动者的基本权益,确保他们在面对健康问题或者特殊生理阶段时能够得到应有的工作稳定性。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特别强调了对女性员工在孕期、产期及哺乳期期间的保护。这意味着,在这些特殊时期内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39条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了用人单位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6种情形,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核心包括: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纪、重大失职、双重劳动关系、合同无效及被追究刑事责任。 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 用人单位需证明劳动者未达到约定或公示的录用标准,并提供书面证据。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法定上限(劳动合同期限对应1-6个月),超期后不得以此为由解雇。 严重违反规章制度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第32条完整内容

《劳动合同法》第32条完整内容如下: 一、核心规定 劳动者拒绝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的,不视为违反劳动合同。 二、具体权利 拒绝违章指挥与冒险作业 劳动者有权拒绝执行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指令,用人单位不得因此解除劳动合同或降低待遇。2. 批评、检举与控告权 劳动者可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劳动条件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用人单位需及时整改。 三、法律后果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法合同法42条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了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解除劳动合同的‌六种法定情形 ‌,旨在‌保护特殊状态下的劳动者权益 ‌,包括患病医疗期、女职工“三期”、职业病防护等特定情形。以下分点解析具体内容和适用条件。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且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 ‌ 劳动者从事可能引发职业病的岗位,离职前用人单位必须安排职业健康检查。若未履行该义务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39条辞退条件

《劳动合同法》第39条明确了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几种情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因劳动者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法第39条第2款

​​《劳动法 》第39条第2款明确规定: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 该条款赋予企业在员工存在重大违纪行为时的合法解雇权,但需满足​​规章制度合法公示、违纪行为证据充分、解除程序合规​ ​三大核心条件,避免滥用条款侵害劳动者权益。 ​​适用范围与前提​ ​ 用人单位需制定​​明确、合理且经民主程序公示​ ​的规章制度,内容需符合法律法规,并向劳动者充分告知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39条40条区别联系

​​劳动合同法第39条与第40条的核心区别在于:前者针对员工主观过错(如严重违纪、失职),企业可立即解除合同且无需赔偿;后者适用于员工无过错但能力不足等客观情形,企业需支付补偿金并履行法定程序。​ ​ ​​适用情形差异​ ​ ​​第39条(过错性辞退)​ ​:列举员工存在严重过错的情形,如试用期不合格、严重违纪、营私舞弊、被追究刑事责任等。企业可单方解除合同且无需补偿。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39条写什么内容

《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了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六种情形,具体如下: 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 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 严重违反规章制度 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如多次旷工、严重失职等),经劝阻无效的,可解除合同。 严重失职、营私舞弊造成重大损害 劳动者因严重失职(如财务人员挪用资金)或营私舞弊(如泄露商业机密)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第39条

《劳动合同法》第39条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六种情形 ,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了清晰的法律依据,保障了双方的合法权益。以下是关于《劳动合同法》第39条的详细解读: 1.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在试用期内,如果劳动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用人单位有权解除劳动合同。这一条款旨在确保用人单位能够根据明确的录用标准筛选合适的员工,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用人风险。用人单位在适用这一条款时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39条第6例

劳动合同法第39条第6例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在何种情况下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 ,这一条款的核心亮点在于明确了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等行为的具体情形 ,为用人单位的合法用工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也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第39条第6例规定了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这一条款强调了两个关键点:一是劳动者的行为必须是“严重失职”或“营私舞弊”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法第39条第二项

根据《劳动法》第三十九条第二项,用人单位在劳动者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的情况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具体要点如下: 适用条件 用人单位需制定明确、合理且公示的规章制度,明确界定“严重违反”的具体情形(如多次旷工、严重失职等); 劳动者的行为需与规章制度中的严重违规情形完全吻合,并提供充分证据支持; 解除程序需合法,包括提前通知或协商一致。 与经济补偿的区别 该条款属于用人单位单方解除权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的情形

​​《劳动合同法 》第39条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六种法定情形,包括试用期不合格、严重违规、重大失职、双重劳动关系、欺诈订立合同及被追究刑事责任等​ ​,这些情形均以劳动者存在过错为前提,用人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即可合法终止劳动关系。 ​​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被证明能力、品行或健康状况等未达到约定标准,用人单位可解除合同,但需提供具体考核依据。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第40条内容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了用人单位在特定情形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情形及程序要求,具体内容如下: 一、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三种情形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 经过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后,仍无法胜任工作的。 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 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如企业转产、技术革新等),导致劳动合同无法履行,且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达成变更协议。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39条写什么

《劳动合同法》第39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者存在特定情形时单方即时解除劳动合同。这些情形包括: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严重失职或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等。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无需提前通知劳动者,但必须确保解除行为符合法律规定,避免因程序不当引发法律纠纷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第39条和第40条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39条和第40条的核心区别在于解除劳动关系的适用情形与程序要求,具体如下: 一、第39条: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 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发现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标准时,可立即解除合同。 严重违纪或违法 包括严重违反规章制度、严重失职、营私舞弊造成重大损害,或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影响工作。 劳动合同无效情形 如劳动者以欺诈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39条和40条内容

《劳动合同法》第39条和第40条分别规定了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及解除程序,具体内容如下: 一、第39条: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 用人单位需在试用期内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且录用条件需明确、合法。证据包括考核记录、证书缺失等。 严重违纪或违法行为 包括严重违反规章制度、失职造成重大损害、同时兼职影响工作、劳动合同无效(如欺诈订立)或被追究刑事责任。 二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第40条规定内容

​​《劳动合同法 》第40条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在三种无过失情形下可解除劳动合同的合法程序:需提前30日书面通知或支付一个月工资,具体包括医疗期满无法工作、经培训或调岗仍不能胜任工作,以及客观情况重大变化导致合同无法履行。​ ​ ​​医疗期满无法工作​ ​ 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法定医疗期结束后,若无法从事原工作且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仍无法胜任,用人单位可依法解除合同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是什么内容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明确了劳动合同终止的几种情形,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劳动合同期满 :当劳动合同约定的期限届满时,劳动合同自然终止。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终止情形。 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当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开始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时,劳动合同终止。 劳动者死亡或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失踪 :若劳动者因死亡、被宣告死亡或失踪,劳动合同也随之终止。 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第四条司法解释

​​劳动合同法第四条司法解释的核心在于明确用人单位制定规章制度的法定程序与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平衡,重点包括:民主协商程序的强制性、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八大事项范围、公示告知义务的履行方式,以及工会或职工的异议权。​ ​ ​​民主协商程序​ ​:用人单位在制定或修改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利益的规章制度时,必须经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并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协商确定

2025-05-13 资格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