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拒绝申报工伤时,劳动者有权通过法律途径起诉公司并要求赔偿。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用人单位必须在事故发生后30日内申报工伤,若拒不履行,劳动者或其亲属可在1年内自行申请认定,并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关键点包括:企业不可逃避法定责任、劳动者可跳过单位直接申报、仲裁或诉讼是有效手段。
-
企业必须依法申报工伤
用人单位在员工受伤后30日内需主动申报,否则需承担法律责任。若企业拖延或拒绝,劳动者可自行收集劳动关系证明、医疗记录等材料,直接向社保部门提交工伤认定申请。 -
劳动者可自行启动认定程序
即使企业不配合,员工本人、近亲属或工会在1年内均可直接申请工伤认定。需提交劳动合同(或事实劳动关系证明)、医疗诊断书等材料,社保部门受理后60日内作出决定。 -
**路径分两步:仲裁与诉讼
若企业拒不赔偿,劳动者应先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等;对仲裁结果不满的,可在15日内向法院起诉。诉讼中需提供工伤认定书、劳动能力鉴定结果等关键证据。 -
企业破产不影响工伤索赔
即使公司面临破产,根据《企业破产法》,工伤赔偿款属于优先清偿债务,劳动者仍可主张权利。
总结:企业拒报工伤绝非**终点,劳动者应果断行动,保留证据并依法申诉。若流程复杂,可寻求法律援助或律师协助,确保权益不受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