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五个月被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主张2N赔偿金为1个月工资(N=0.5个月工资×2)。具体金额取决于工资基数,且需满足“公司单方违法解除”这一核心条件。关键亮点:①工龄不足半年按0.5个月计算N;②赔偿上限为当地社平工资3倍;③协商解除或合法裁员不适用2N。
一、2N赔偿的计算逻辑
2N是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时支付的赔偿金,N为经济补偿基数。工龄≤6个月时,N=0.5个月工资(《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工作五个月的2N=0.5×2=1个月工资。例如月薪1万元,赔偿1万元。
二、工资基数的确定标准
赔偿基数按离职前12个月平均工资计算(不足12个月按实际工龄)。包含奖金、津贴等税前收入,但超过社平工资3倍的部分不计(如北京2023年社平工资上限为12648元×3=37944元/月)。
三、2N的适用前提
仅限单位单方违法解除,如无书面通知、理由不合法(未举证员工严重违纪)、未支付补偿直接辞退等。若双方协商一致解除或员工主动辞职,通常仅支持N或不支持赔偿。
四、常见争议与**证据
争议多集中在“是否违法解除”的定性。劳动者需保留劳动合同、辞退通知(书面/聊天记录)、考勤记录、工资流水等证据。若公司主张“合法裁员”,需举证已提前30日通知或支付代通知金。
遇到违法解除时,建议优先与公司协商赔偿方案;若协商不成,可在离职后1年内向劳动仲裁委申请2N赔偿。注意:主张赔偿时需明确诉求,避免遗漏经济补偿金、未休年假折算等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