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最新规定明确禁止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违者将面临从批评教育到行政处分的严厉处罚,严重者直接开除并撤销教师资格。新规通过“六个严禁”全面封堵学校与教师参与补课的渠道,旨在维护教育公平、减轻学生负担,并推动教育回归校内主阵地。
-
全面禁止有偿补课行为:严禁教师组织、推荐或参与任何形式的有偿补课,包括校外培训机构合作、提供生源信息等。隐蔽补课(如居民楼、咖啡店授课)同样被列为打击重点,实行“零容忍”政策。
-
学校连带责任:中小学校若组织或变相支持有偿补课,将被通报批评、取消评优资格,并追究领导责任。新规强调学校需承担课后服务职能,通过免费素质课程替代课外培训。
-
处罚措施升级:教师违规轻则诫勉谈话、通报批评,重则开除公职并终身禁入教育行业;学校监管不力将问责主要负责人。对“课上不讲课下讲”等师德败坏行为重点查办。
-
家长与社会监督:教育部要求各地畅通举报渠道,鼓励家长举报违规补课。2025年上线的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平台进一步强化技术监督,封堵“地下培训”。
-
政策目标与争议:新规旨在促进教育公平,但部分家长担忧学生成绩下滑。教育部门建议转向校内资源与自主学习,如利用AI工具辅助教学,并严格控制作业量以保障学生休息时间。
教育回归本质需多方合力,既要严格执行规定,也需引导家长转变观念。教师应专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而非依赖课外补课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