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5月,物业费“一费制”并未全国性废除,但存在地方性调整和争议。核心矛盾集中在公摊电费是否应纳入“一费制”,部分地区明确禁止重复收费,而个别小区仍存在违规操作。以下是关键要点分析:
-
“一费制”政策现状
多数地区如陕西、湖南等仍执行“一费制”,要求物业费包含公摊电费、电梯费等,不得另行收取。但宿迁等城市对新建项目推行更严格的“一费制”改革,合并公共水电等费用,仅允许特殊项目(如供暖)单独收费。2025年部分城市试点物业费与房产税挂钩,但未全面替代“一费制”。 -
争议与违规案例
西安名人居等小区曾因“一费制”执行不彻底被曝光,物业在提高基础物业费后仍收取公摊电费。调查显示,部分小区通过拆分电费单据(如加收“能源损耗费”)变相违规,业主需警惕合同条款与地方政策是否冲突。 -
业主**要点
- 核查地方政策:通过住建部门查询“一费制”具体范围,如陕西明确禁止公摊电费单独收取。
- 要求费用公示:物业须按《民法典》公开公共能耗明细,否则可向12345或市场监管部门投诉。
- 集体协商程序:调价需经“双三分之二”业主表决,程序不合法可主张无效。
-
未来趋势
2025年新规强化分级收费与空置房减免,但“一费制”仍是主流。智慧物业和信托制试点可能推动收费透明化,业主需关注地方政策动态。
总结:目前“一费制”仍是物业费主流模式,但执行力度因地而异。业主应结合地方政策与合同约定,保留证据积极**,同时关注改革试点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