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首页出现错误时,需根据错误类型和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具体如下:
一、错误类型及对应整改措施
- 信息录入错误(如身份证号、地址、联系方式等)
-
立即修正 :由负责录入的部门(如住院登记处、收费处)核实原始资料,依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医疗机构病案管理指南》补充完整。
-
责任追究 :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强化信息核对意识。
- 医生填写错误(如基本信息核对不严、诊断描述不清晰等)
-
直接修改 :医生发现错误后应立即在病历上用红笔更正,并注明修改时间、修改人签名。
-
规范培训 :加强《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培训,提升诊断描述准确性。
- 护士填写错误(如出院时间、转科信息、退院处理不当等)
-
双人核对 :护士需与医生共同核对信息,确保准确性后再录入系统。
-
流程规范 :建立护士填写审核机制,减少人为失误。
- 系统或编码错误
-
技术核查 :病案室需核对录入系统的数据,发现错误后联系信息科或编码员重新处理。
-
定期培训 :提高编码员专业能力,确保疾病及手术操作编码准确性。
二、重要注意事项
-
修改规范 :修改病历时必须保留原记录清晰可辨,采用双线划改并签名,禁止涂改或覆盖。
-
责任落实 :建立三级审核机制,上级医师需对下级医师的病历修改负责。
-
信息核对 :患者或家属有权核对病历内容,发现错误应及时与医务人员沟通。
-
法律风险 :涉及医疗决策的错误需通过《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流程修改,重大错误可能引发医疗纠纷。
三、后续改进措施
-
定期培训 :组织全员病案质量管理培训,强化规范意识。
-
流程优化 :完善病案审核流程,减少漏填、错填现象。
-
技术支持 :利用信息化系统实现数据自动校验,降低人为错误率。
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规范病历首页质量,保障医疗信息准确性和患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