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新规定主要涉及养老金计算方式、退休年龄及职业年金调整,具体如下:
一、养老金计算方式
-
分类计算标准
根据参加工作时间,将职工分为三类:
-
老人 :2014年10月前退休,按原退休金计发标准执行;
-
中人 :2014年10月-2024年9月退休,实行"保低限高"原则,即新办法计算结果低于老办法则按老办法,高于则逐年补差至100%;
-
新人 :2024年10月后退休,完全按新办法计算,包括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三部分。
-
-
新办法计算公式
- 基础养老金 :$$(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 本人指数化缴费工资) \div 2 \times 缴费年限%$$
- 过渡性养老金 :$$(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times 实际缴费指数) \times 视同缴费年限 \times 1.3%$$
- 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储存额 \div 计发月数$$
其中,指数化缴费工资=计发基数×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二、退休年龄调整
-
普遍延迟
-
男性退休年龄从60岁延长至63岁;
-
女性退休年龄从50岁延长至55岁,女性干部从55岁延长至58岁;
-
延长过渡期至2040年,期间仍按现行退休年龄执行。
-
-
特殊岗位待遇
从事特殊岗位或高风险工作的人员,退休后可能获得额外补贴。
三、其他重要变化
-
养老金发放渠道
2024年后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统一发放,实现全国统筹。
-
职业年金调整
退休时间越晚,缴纳年限越长,职业年金待遇越高。
-
过渡期政策
2024年9月30日前退休的"中人"仍按新老办法对比计发,但差额逐年补足;2024年10月后退休的"新人"直接适用新办法。
四、影响与建议
-
对退休人员 :部分"老人"可能面临养老金减少,但过渡期政策保障了待遇平稳过渡;"中人"需关注新老办法差异;
-
对在职人员 :建议提高缴费基数和职业年金缴纳比例,以增加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
以上政策综合了公平性与激励性,体现了逐步适应人口老龄化趋势的调整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