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打着招聘旗号的培训机构常见的诈骗套路及防范建议:
一、常见诈骗套路
-
培训费诈骗
-
以“低门槛高回报”为诱饵,收取数百元至数万元培训费,承诺提供设备、客户资源或直接就业岗位,但实际不提供任何服务或岗位。
-
例如:某机构以“美容学徒”名义收取费用,后续以“需自费培训”为由消失。
-
-
高薪岗位诱导培训
-
发布薪资优厚的招聘信息,诱导求职者参加培训,但培训后不安排工作或提供虚假岗位。
-
例如:某公司谎称“技术岗月薪过万”,要求先支付2000元培训费。
-
-
虚假招聘信息
-
伪造招聘信息,通过电话、短信或邮件要求提供个人信息、缴纳“保证金”“培训费”等,收款后消失。
-
例如:冒用知名企业名义招聘,要求缴纳5000元“合作费”。
-
-
合同陷阱
-
签订含高额违约金的培训协议,实际为**协议,或职位内容与宣传严重不符。
-
例如:主播招聘中要求缴纳5万元培训费,后以“未通过考核”为由不发放工资。
-
-
身份盗用与钓鱼网站
- 通过虚假招聘获取个人信息后进行盗用,或诱导点击仿冒官网、虚假购买链接,窃取资金。
二、防范建议
-
核实机构资质
-
通过工商、教育部门官网核实机构注册信息,确认是否具备相关资质。
-
警惕“知名企业合作”等说辞,避免轻信“内部渠道”。
-
-
谨慎对待高薪承诺
-
若薪资待遇明显高于市场水平,需警惕,正规企业不会以培训为名收取高额费用。
-
避免被“先培训后上岗”承诺蒙蔽,应优先通过正规招聘渠道求职。
-
-
保护个人信息
-
仅向正规机构提供必要信息,签订合同时仔细阅读条款,避免泄露隐私。
-
警惕要求提前缴纳费用的情况,正规机构不会以“优惠活动”为由索要钱财。
-
-
警惕**陷阱
-
培训机构若要求通过网贷支付费用,需确认**机构资质,避免高息或虚假宣传。
-
不可轻信“分期还款”等话术,正规机构不会通过培训**获利。
-
-
选择正规渠道求职
-
通过政府官网、知名招聘平台或线下人才市场求职,避免通过短信、社交群组等渠道获取招聘信息。
-
对于AI相关课程,应通过官方渠道核实课程真实性,警惕虚假购买链接。
-
若遭遇疑似诈骗,建议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向工商、劳动部门投诉,同时保留好相关证据(如合同、转账记录)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