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协议的核心是明确双方权利义务,避免法律风险。一份规范的劳务协议需包含主体信息、服务内容、报酬支付、保密条款、违约责任等关键要素,同时需注意与劳动合同的区别(如不涉及社保等劳动关系专属条款)。以下是具体要点:
-
主体信息完整:甲方(用工方)需注明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乙方(劳务提供方)需填写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等,确保身份可追溯。例如:“甲方:××公司,地址:××;乙方:张三,身份证号:××”。
-
服务内容具体化:明确劳务类型(如技术开发、施工等)、服务标准及验收方式。避免模糊表述,例如“乙方负责钢筋绑扎工作,需符合《建筑施工规范》XX标准”。
-
报酬与支付条款:约定金额、支付时间(如“每月5日银行转账”)及附加费用(如交通补贴)。示例:“劳务费总额¥10,000元,分两期支付,首期50%于项目启动时支付”。
-
保密与竞业限制:要求乙方不得泄露商业秘密,并可根据需要约定竞业期限。例如:“乙方离职后2年内不得从事同类业务”。
-
责任划分清晰:区分劳务关系与劳动关系,明确乙方自行承担医疗、意外等风险(高危工种建议甲方投保商业保险)。如:“乙方提供劳务期间的人身意外责任自负,甲方仅协助保险理赔”。
-
争议解决机制:约定协商、仲裁或诉讼途径,例如“协商不成,提交甲方所在地法院诉讼”。
提示:协议需双方签字盖章,一式两份;涉及专业领域(如建筑、法律)建议咨询律师审核,确保合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