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
用工单位不签劳动合同是违法的,具体法律依据和后果如下:
一、法律明确规定
- 书面合同的强制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必须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补订。
- 双倍工资的惩罚措施
若用人单位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需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工资。若满一年未签,则视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从满一年的次月开始支付双倍工资。
二、不签合同的法律后果
- 经济赔偿
用人单位需支付双倍工资,且若满一年未签,还需补订书面劳动合同。
- 行政处罚与诉讼风险
劳动者可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支付赔偿金。若用人单位拒不履行,还可能面临行政处罚。
- 视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自用工满一年未签合同的,视为双方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立即补订。
三、特殊情形说明
-
试用期工资计算 :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工资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岗位最低档工资或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且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城市最低工资标准。
-
无效劳动合同 :若劳动合同存在主体不合格、内容违法等情形,可能被认定为无效,但与不签合同的违法性不同。
四、**建议
-
收集证据 :保留工作记录、工资条、考勤表等,证明劳动关系存在。
-
协商补签 :主动与用人单位协商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
法律途径 :若协商失败,可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维护自身权益。
不签劳动合同不仅违法,还会给用人单位带来经济和法律风险,建议用人单位依法履行合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