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于2020年5月28日由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标志着中国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诞生,取代了婚姻法、继承法等9部单行民法,开启法治新时代。
-
立法背景与意义
民法典的通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综合性民事法律,整合了原有分散的民事单行法,系统性地规范了物权、合同、人格权等民事关系,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保护的全面升级。 -
核心内容与结构
法典共7编、1260条,涵盖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及附则,其中人格权独立成编为全球立法首创,突出对隐私权、个人信息等新型权利的保护。 -
实施影响
施行后,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等9部法律同时废止,统一了裁判标准,减少了法律适用冲突,为公民日常生活和经济活动提供了更清晰的指引。
作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的通过不仅是立法技术的飞跃,更是法治文明进步的里程碑,持续影响着每个人的权利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