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型、需求型、环境型
政策工具是政府为实现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手段与方法,根据其性质和实施方式,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按政府干预程度分类
-
自愿性工具
以市场机制为基础,政府干预较少,主要依靠私人部门自愿参与完成预定任务。例如家庭与社区组织、志愿者团体、非营利性机构等。
-
强制工具(直接工具)
政府通过法律、法规或行政命令直接干预,目标对象缺乏自由裁量权。例如管制措施、公共设施提供、直接采购等。
-
混合性工具
结合自愿性和强制性特征,政府在保留部分决策权的允许私人部门参与决策过程。例如补贴、产权拍卖、税收优惠、用户收费等。
二、按功能作用分类
-
供给型工具
直接促进政策目标实现,通过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资源支持。例如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公共工程投资等。
-
需求型工具
通过市场机制拉动需求,减少外部干扰。例如服务外包、直接采购、贸易管制等。
-
环境型工具
间接促进政策目标,通过规划、法规、金融政策等营造有利环境。例如目标管理、金融支持、税收激励等。
三、其他分类维度
-
市场化工具 :利用市场机制提供公共服务,如合同外包、放松管制、用者付费等。
-
工商管理技术 :通过战略管理、绩效管理、标杆管理等手段实现政策目标。
-
社会化手段 :依赖社区治理、公众参与、志愿者服务等方式。
四、补充说明
不同分类标准下工具类型存在交叉。例如,财政补贴既属于供给型也属于环境型工具,市场化工具可能包含自愿性、混合性特征。选择具体分类需结合政策目标、实施环境及政府干预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