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法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工龄工资被取消是否合法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分析,但总体结论是: 若公司单方面取消工龄工资且未依法履行程序,则属于违法行为 。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工龄工资的合法性
-
非法定强制工资
工龄工资属于企业自主设计的薪酬组成部分,不属于《劳动法》或《劳动合同法》中明确规定的法定工资。企业有权根据经营状况调整或取消。
-
与特殊工种补助的区别
工龄工资与高温补助、野外补助等特殊工种补助不同,后者属于法律明确保护的范畴,而工龄工资的取消需符合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
二、单方面取消的违法性
-
未协商或未依法通知
若公司未与员工协商一致或未提前通知便取消工龄工资,可能构成变相克扣工资,违反《劳动法》第五十条(工资应当按月支付,不得克扣或无故拖欠)和第七十七条(劳动争议可仲裁或诉讼)的规定。
-
劳动合同的约定条款
若工龄工资是劳动合同的明确约定,单方面取消需符合合同约定或法定解除情形(如员工严重违纪),否则可能被认定为无效。
三、员工**途径
-
协商与调解
员工可首先与用人单位协商恢复工龄工资,或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
劳动仲裁与诉讼
若协商无果,可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要求补发工资差额。仲裁不服的,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法律救济措施
员工可向劳动保障部门举报投诉,或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按工作年限计算,最高可达12个月工资)。
四、注意事项
-
合同条款的审查 :建议员工在签订劳动合明确工龄工资的发放条件与调整机制,避免因条款模糊引发争议。
-
证据收集 :保留工资条、劳动合同、沟通记录等证据,为**提供有力支持。
工龄工资的取消需符合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否则可能面临法律风险。员工应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