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解读

​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的核心在于明确合同成立的两种情形:一是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的合同,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按指印时成立;二是即使未完成形式要求,若一方已履行主要义务且对方接受,合同同样成立​​。这一规定既保障了交易安全,又体现了对实质合意的尊重,是合同成立规则的重要突破。

  1. ​合同书形式的成立要件​
    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的合同,需当事人均完成签名、盖章或按指印。三者效力等同,且以最后一方完成的时间为合同成立时间。例如,房屋买卖合同中,开发商与购房者均签字后合同即成立,后续争议需依此认定责任。

  2. ​履行治愈规则的特殊适用​
    即使未签名或未采用书面形式,若一方履行主要义务(如支付货款、交付房屋)且对方接受,合同仍成立。例如,买方支付部分房款后卖方接受,即使未签书面合同,法院仍可能认定买卖合同成立。

  3. ​形式与实质的平衡​
    法律允许通过实际履行弥补形式瑕疵,但需注意:​​“主要义务”需足以反映合同核心内容​​。如仅履行次要义务(如支付定金),可能不足以证明合同成立。

  4. ​实务中的风险提示​
    交易中应尽量完善书面形式,避免因证据不足引发纠纷。若已实际履行,需保留付款凭证、交货记录等证据,以便主张合同成立。

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通过形式与实质的双重标准,既规范了合同订立程序,又适应了复杂交易需求。建议在商业活动中结合书面形式与履行证据,最大限度降低法律风险。

本文《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解读》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3076498.html

相关推荐

劳动合同法第38条第四款

劳动合同法第38条第四款规定,‌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主张经济补偿 ‌。该条款赋予劳动者在社保权益受损时的单方解约权,是保障劳动者基本社会保障的关键法律依据。 ‌一、法律依据与适用范围 ‌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8条第四款,社会保险费包含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若用人单位未缴纳、未足额缴纳或未按时缴纳上述任一险种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的第四条第四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第四款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1. 适用范围 该条款适用于所有用人单位,无论其性质、规模大小或行业类型

2025-05-13 资格考试

民法典四百九十条是什么意思

《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是关于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的合同成立时间的规定,具体含义如下: 合同成立的基本条件 当事人采用书面形式(合同书)订立合自双方均签名、盖章或按指印时合同成立。这是合同生效的法定时间节点,标志着双方意思表示达成一致并形成法律约束。 签名、盖章、按指印的效力 签名、盖章或按指印是合同成立的三种有效形式,只要其中一种形式被采用,即视为合同成立。例如,一方通过电子签名

2025-05-13 资格考试

第四百九十条规定

《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关于合同成立的规定如下: 一、合同成立的基本条件 书面形式优先 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盖章或按指印时合同成立。 实际履行与接受 在签字/盖章前,若一方已履行主要义务且对方接受,则合同成立。 主要义务需是决定合同性质的核心义务(如交付货物、支付价款等)。 二、特殊情形的补充规定 法律/行政法规要求书面形式 :若合同必须书面订立(如金融、房地产等)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45条规定全文

劳动合同期满,有本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这一规定旨在保护特定情况下劳动者的权益,避免不适当的合同终止 。这些情形包括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而未进行离岗前健康检查、疑似职业病诊断或观察期间;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并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在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等。

2025-05-13 资格考试

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

《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关于合同成立时间的规定如下: 一、合同成立时间的基本规则 书面形式合同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自 双方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 时合同成立。 - 若签名、盖章或按指印时间不一致,以 最后一方完成该行为的时间 为准。 主要义务履行优先原则 在签名、盖章或按指印前,若一方已 履行主要义务且对方接受 ,该合同即成立。例如,交付货物、支付定金等核心义务。 二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内容是什么

​​《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条规定了用人单位在三种法定情形下可解除劳动合同,但需提前30日书面通知或支付“代通知金”,核心条款包括医疗期满无法工作、不胜任工作经培训仍不合格、客观情况重大变化导致合同无法履行。​ ​ ​​医疗期满无法工作​ ​: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既不能从事原工作,也无法胜任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单位可解除合同,但需支付经济补偿。 ​​不胜任工作经调整仍不合格​ ​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第85条解释案例

《劳动合同法》第85条 是关于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报酬、不支付加班费或经济补偿等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的规定。**其核心亮点在于明确了用人单位在违反相关劳动报酬支付义务时,需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支付赔偿金等。**本文将通过具体案例和分点论述,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条款。 1. 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5条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法85条原文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原文及关键亮点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了用人单位未依法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经济补偿等情形下的法律责任,具体内容如下: 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2025-05-13 资格考试

终止劳动合同书模板

终止劳动合同书模板是规范劳动关系解除的重要法律文件,核心要素包括双方信息、终止原因、权利义务清算及签字确认 。以下是关键要点解析: 必备条款 模板需明确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全称、身份证号、地址等基础信息;注明劳动合同终止的具体原因(如合同到期、协商一致或法定情形),并引用相关法律条款(如《劳动合同法》第44条)。 经济补偿与结算 若涉及经济补偿金,需列明计算标准、支付时间及方式;同时涵盖工资、社保

2025-05-13 资格考试

1995年劳动合同书 电子版

1995年劳动合同书电子版 是现代企业和员工在处理历史劳动关系时的重要工具,它不仅有助于追溯和确认过往的劳动关系,还能为解决劳动纠纷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以下是关于1995年劳动合同书电子版的几个便于存档和检索 、法律效力明确 、环保节约成本 、提高工作效率 。 便于存档和检索 是1995年劳动合同书电子版的一大优势。传统的纸质合同容易因时间久远而损坏、丢失或难以查找

2025-05-13 资格考试

1995年劳动合同法细则

根据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及相关实施细则,主要规定如下: 一、劳动合同签订与实施 签订主体 用人单位需制定劳动合同实施方案,包括合同书、实施办法及规章制度,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通过后实施。 企业法定代表人代表企业签订合同,厂长(经理)与聘用部门签订,分立合并企业合并计算工作时间。 特殊群体处理 精神病患者确诊无行为能力期间、服兵役人员及出国人员暂缓签订合同,维持原劳动关系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在以下情形之一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除用人单位维持或提高条件续订且劳动者不同意的情形外): 劳动者主动解除合同 劳动者依照第三十八条规定(如单位未支付工资、未缴纳社保等)解除劳动合同。 协商一致解除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按照第三十六条规定终止劳动合同。 单位单方解除合同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第四条全文

​​《劳动合同法 》第四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权益,并强调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制度(如薪酬、工时、休假等)需经民主程序协商确定且公示告知。​ ​ 其核心在于​​平衡企业自主权与劳动者参与权​ ​,确保制度合法性、透明性。 ​​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 ​ 企业需建立合法合规的劳动规章制度,涵盖劳动报酬、安全卫生、培训等核心领域,不得单方制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条款

2025-05-13 资格考试

民法典四百九十条解释

《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明确了合同成立的两种核心情形:一是采用合同书形式时,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按指印时成立;二是在未完成形式要求但一方已履行主要义务且对方接受时,合同同样成立。 合同书形式的成立要件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需满足“均签名、盖章或按指印”的形式要求,三者具备其一即可。若双方签署时间不同,以最后一方完成的时间为合同成立时间。 实质履行替代形式要求

2025-05-13 资格考试

2025劳动法第37条

根据2025年最新劳动法规定,第三十七条的内容如下: 第三十七条 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 具体解析: 工时制度基础 :国家实行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时制度。2. 合理确定标准 :用人单位需结合工时制度,科学评估劳动强度,防止过度劳累且确保报酬公平。3. 特殊工时审批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第38条与37条的区别

《劳动合同法》第37条与第38条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解除权的行使条件、程序及适用场景上,具体如下: 一、解除权行使条件 第37条 一般情形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或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即可解除劳动合同。该规定适用于用人单位无过错的情形。 例外情形 :用人单位存在未依法缴纳社保、规章制度违法、暴力威胁等情形时,劳动者可随时解除合同(见第38条)。 第38条 用人单位过错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法第37条规定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37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核心内容 适用范围 : 针对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适用于所有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 在试用期内,劳动者提前三日通知即可解除合同;非试用期内,则需提前三十日通知。 操作要求 : 劳动者需以书面形式提交辞职通知,无需用人单位同意。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37条最狠的解读

《劳动合同法》第37条最狠的解读:员工主动辞职无需补偿,但需提前30天通知 《劳动合同法》第37条是关于劳动者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其核心内容是: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这一条款被一些人解读为“最狠”,原因在于它赋予了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且无需向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 1. 劳动者的主动权 无需理由 :根据第37条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第37条内容

​​劳动合同第37条明确规定: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即可解除劳动合同,试用期内仅需提前3日通知。​ ​这一条款赋予劳动者单方解除权,但需注意程序合规性,且用人单位存在欠薪、未缴社保等违法情形时,劳动者可立即解除并主张经济补偿。 劳动合同法第37条的核心在于平衡劳动关系中的双方权益。劳动者行使解除权时,书面通知是法定形式要求,30日或3日的期限为用人单位预留工作交接时间

2025-05-13 资格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