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第37条规定原文

劳动合同法第37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这一条款旨在保障劳动者的择业自主权,并确保用人单位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人员调整和工作交接。

该规定的核心在于明确了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即劳动者需要遵循一定的预告期来通知用人单位,从而给予用人单位时间准备应对人员变动。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详细探讨这一规定的具体含义及其实际应用。

一、预告解除劳动合同的具体流程

  • 劳动者需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向所在单位提出辞职申请,这适用于正式员工。预告期的存在有助于用人单位安排新的招聘或内部调动,减少对业务的影响。
  • 在试用期内,如果劳动者希望离职,则只需提前3天通知单位即可。这是因为试用期内双方的权利义务尚不稳定,因此法律允许较短的通知期限。

二、法律赋予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

  • 法律赋予了劳动者在符合法定条件下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但同时也要求劳动者遵守相应的程序,比如通过书面形式提交离职意向。
  • 劳动者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间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否则可能会被视为违约,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用人单位的权利与责任

  • 用人单位有权根据劳动者提供的预告期来做出相应的人事安排,包括寻找替代人选或者重新分配工作任务。
  • 如果用人单位在收到劳动者预告解除通知后未能及时采取行动导致损失扩大,那么这部分扩大的损失通常不会由劳动者承担。

四、特殊情况下的解除合同

  • 当用人单位存在未按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条件、拖欠工资等违法行为时,劳动者有权立即解除合同而无需等待预告期结束。
  • 这些特殊情形体现了法律对劳动者权益的特别保护,确保其在遭受不公正待遇时能够迅速脱离不利环境。

总结而言,劳动合同法第37条为劳动者提供了合法退出当前工作岗位的途径,同时兼顾了用人单位的利益。无论是对于想要更换工作的员工还是面临员工流动的企业来说,理解和遵守此条规定都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有助于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也有利于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当您考虑辞职或是处理员工离职事宜时,请务必参照此条规定执行相关手续。

本文《劳动合同法第37条规定原文》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3076598.html

相关推荐

劳动合同第37条内容

​​劳动合同第37条明确规定: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即可解除劳动合同,试用期内仅需提前3日通知。​ ​这一条款赋予劳动者单方解除权,但需注意程序合规性,且用人单位存在欠薪、未缴社保等违法情形时,劳动者可立即解除并主张经济补偿。 劳动合同法第37条的核心在于平衡劳动关系中的双方权益。劳动者行使解除权时,书面通知是法定形式要求,30日或3日的期限为用人单位预留工作交接时间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37条最狠的解读

《劳动合同法》第37条最狠的解读:员工主动辞职无需补偿,但需提前30天通知 《劳动合同法》第37条是关于劳动者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其核心内容是: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这一条款被一些人解读为“最狠”,原因在于它赋予了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且无需向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 1. 劳动者的主动权 无需理由 :根据第37条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法第37条规定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37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核心内容 适用范围 : 针对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适用于所有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 在试用期内,劳动者提前三日通知即可解除合同;非试用期内,则需提前三十日通知。 操作要求 : 劳动者需以书面形式提交辞职通知,无需用人单位同意。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第38条与37条的区别

《劳动合同法》第37条与第38条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解除权的行使条件、程序及适用场景上,具体如下: 一、解除权行使条件 第37条 一般情形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或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即可解除劳动合同。该规定适用于用人单位无过错的情形。 例外情形 :用人单位存在未依法缴纳社保、规章制度违法、暴力威胁等情形时,劳动者可随时解除合同(见第38条)。 第38条 用人单位过错

2025-05-13 资格考试

2025劳动法第37条

根据2025年最新劳动法规定,第三十七条的内容如下: 第三十七条 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 具体解析: 工时制度基础 :国家实行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时制度。2. 合理确定标准 :用人单位需结合工时制度,科学评估劳动强度,防止过度劳累且确保报酬公平。3. 特殊工时审批

2025-05-13 资格考试

民法典四百九十条解释

《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明确了合同成立的两种核心情形:一是采用合同书形式时,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按指印时成立;二是在未完成形式要求但一方已履行主要义务且对方接受时,合同同样成立。 合同书形式的成立要件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需满足“均签名、盖章或按指印”的形式要求,三者具备其一即可。若双方签署时间不同,以最后一方完成的时间为合同成立时间。 实质履行替代形式要求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第四条全文

​​《劳动合同法 》第四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权益,并强调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制度(如薪酬、工时、休假等)需经民主程序协商确定且公示告知。​ ​ 其核心在于​​平衡企业自主权与劳动者参与权​ ​,确保制度合法性、透明性。 ​​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 ​ 企业需建立合法合规的劳动规章制度,涵盖劳动报酬、安全卫生、培训等核心领域,不得单方制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条款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在以下情形之一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除用人单位维持或提高条件续订且劳动者不同意的情形外): 劳动者主动解除合同 劳动者依照第三十八条规定(如单位未支付工资、未缴纳社保等)解除劳动合同。 协商一致解除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按照第三十六条规定终止劳动合同。 单位单方解除合同

2025-05-13 资格考试

1995年劳动合同法细则

根据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及相关实施细则,主要规定如下: 一、劳动合同签订与实施 签订主体 用人单位需制定劳动合同实施方案,包括合同书、实施办法及规章制度,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通过后实施。 企业法定代表人代表企业签订合同,厂长(经理)与聘用部门签订,分立合并企业合并计算工作时间。 特殊群体处理 精神病患者确诊无行为能力期间、服兵役人员及出国人员暂缓签订合同,维持原劳动关系

2025-05-13 资格考试

1995年劳动合同书 电子版

1995年劳动合同书电子版 是现代企业和员工在处理历史劳动关系时的重要工具,它不仅有助于追溯和确认过往的劳动关系,还能为解决劳动纠纷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以下是关于1995年劳动合同书电子版的几个便于存档和检索 、法律效力明确 、环保节约成本 、提高工作效率 。 便于存档和检索 是1995年劳动合同书电子版的一大优势。传统的纸质合同容易因时间久远而损坏、丢失或难以查找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法32条和劳动合同法37条矛盾

劳动法第三十二条与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关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存在‌适用情形差异 ‌及‌程序要求冲突 ‌,形成法律衔接的特殊应用场景。二者的核心矛盾在于‌劳动者单方解除合同的自由度边界 ‌,前者赋予劳动者特定情形下的立即解除权,后者则设立提前30日书面通知的通行规则。 ‌具体矛盾点 ‌表现在三方面:其一,劳动法第三十二条明确劳动者遭遇‌****、未支付报酬或未缴纳社保 ‌时可随时解除合同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法37条内容关于辞职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辞职规定如下: 一、基本离职程序 提前通知期限 正式员工需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试用期员工提前三日通知即可解除劳动合同。 - 通知期限包含自然日,非工作日。 无需批准即可离职 提交书面通知后,劳动者无需用人单位批准即可离职,但需继续工作至离职日。 二、特殊离职情形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 :如未支付工资、未缴纳社保等,劳动者可随时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提前通知。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法37条内容是什么意思

劳动法第37条主要规定了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与条件,具体内容如下: 一、基本规定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试用期内的劳动者提前三日通知即可。 二、特殊情形 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条件、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等情形下,劳动者可随时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提前通知。 三、法律意义 该条款通过区分普通解除与特殊解除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37条辞职规定详解

劳动合同法第37条明确规定了劳动者辞职的权利和程序,核心亮点包括提前通知义务、试用期内辞职的灵活性以及用人单位不得无理阻拦 。这一条款旨在保障劳动者的职业选择自由,同时兼顾用人单位的正常运营需求。以下是对该条款的详细解读: 1.提前通知义务: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7条,劳动者在一般情况下需要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方可解除劳动合同。这一规定适用于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第37条规定内容

​​《劳动合同法 》第37条明确规定: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即可解除劳动合同,试用期内则只需提前3日通知。​ ​ 这一条款赋予劳动者单方解除权,同时通过预告期平衡用人单位利益,是劳动关系中保障劳动者自由流动的核心法律依据。 ​​适用范围与程序要求​ ​ 正式员工需遵守“30日书面通知”的刚性规定,书面形式包括纸质文件、邮件等可留痕方式;试用期员工仅需提前3日通知(可口头)

2025-05-13 资格考试

公司法第37条规定

解散清算 公司法第37条规定了公司终止的法定情形及注销登记程序,具体内容如下: 一、公司终止的法定情形 自愿解散 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如股东会决议、合并或分立) 强制解散 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被撤销,或法院判决解散(如经营严重困难) 二、注销登记程序 公司因上述情形终止后,需依法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登记,由登记机关公告公司终止 三、补充说明

2025-05-13 资格考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三十二条明确规定,劳动者在三种情形下可随时解除劳动合同:试用期内、用人单位****或未按约支付报酬/提供劳动条件。​ ​ 这一条款是劳动者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法律依据,尤其针对用工环境中的暴力胁迫、欠薪等突出问题赋予劳动者单方解约权,同时保障了劳动关系的合法性与公平性。 ​​试用期双向解约权​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无需理由即可解除合同,用人单位亦享有同等权利

2025-05-13 资格考试

公司法第37条全文

公司法第37条明确了公司终止的法定情形和程序要求,同时规定了股东会决议的特殊形式,即全体股东可书面一致同意而不召开会议直接作出决定。以下是该条款的详细解读: 一、公司终止的法定情形 根据公司法第37条,公司因以下情形之一需要终止: 解散 :包括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股东会决议解散、因合并或分立需要解散等。 被宣告破产 :依据《企业破产法》相关规定,法院裁定公司破产清算。 其他法定事由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务合同范本样本

劳务合同范本样本是明确劳务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规范性文件,‌核心要素包括签约主体信息、工作内容、报酬支付、合同期限、违约责任及争议解决条款 ‌,确保合法合规并保障双方权益。使用范本时应结合具体需求调整条款,避免法律风险。 ‌劳务合同的基本结构包括哪些内容? ‌ 一份完整的劳务合同需包含签约双方名称、身份证号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主体信息;明确劳务内容、地点及方式;报酬金额、支付周期及方式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务合同电子版有效吗

​​劳务合同电子版是否有效?答案是肯定的!​ ​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电子版劳务合同与纸质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只要符合《电子签名法 》和《劳动合同法 》的要求,且通过可靠的电子签名平台订立,即可保障其合法性和有效性。​​关键亮点​ ​包括:电子合同需满足身份认证、数据防篡改、原文完整保存等条件,同时用人单位不得向劳动者收取费用,并需明确告知签署流程。 电子劳动合同的法律依据明确

2025-05-13 资格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