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36条37条38条

​劳动合同法第36、37、38条分别规定了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单方解除权及用人单位过错导致解除的情形,是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核心条款。​​其中,​​协商解除需双方一致同意​​,​​劳动者提前通知即可解约​​,而​​用人单位违法时劳动者可立即解约且无需通知​​,这些条款共同构建了劳动关系的平衡机制。

  1. ​协商解除的灵活性​​:第36条明确劳动合同可通过双方协商一致解除,体现契约自由原则。例如,企业重组时双方可协商终止合同,避免强制裁员纠纷。

  2. ​劳动者解约的主动权​​:第37条赋予劳动者单方解约权,仅需提前30日(试用期3日)书面通知。这一条款保障职业选择自由,同时为用人单位预留人员调整时间。

  3. ​用人单位的责任边界​​:第38条列举了用人单位违法情形(如欠薪、未缴社保、****等),劳动者可立即解约并索赔。例如,企业未提供约定劳动保护时,劳动者解约后仍可主张经济补偿。

​提示​​:劳动者行使权利时需保留证据(如工资条、沟通记录),用人单位则需规范管理以避免法律风险。合理运用这三条条款,能有效维护劳动关系中的公平与效率。

本文《劳动合同法36条37条38条》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3077112.html

相关推荐

劳动合同法38条条款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劳动者‌有权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且‌主张经济补偿 ‌,核心适用情形包括‌用人单位拖欠报酬、未缴社保、违规强令作业 ‌等损害劳动者权益的行为。该条款为劳动者提供了主动终止劳动关系并追究用人单位责任的法定依据。 ‌情形一: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延迟或克扣工资、奖金等合法收入,劳动者可立即解除合同。例如,连续两月未发工资即构成严重违约,劳动者除解除关系外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38条原文

《劳动合同法》第38条明确规定了劳动者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六类情形,核心亮点包括:用人单位未提供劳动保护/条件、拖欠工资、未缴社保、制度违法损害权益、合同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且劳动者可立即解除无需通知的情形(如暴力****)。 未提供劳动保护或条件 用人单位未按合同约定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或工作环境(如防护设备、合规场地),劳动者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补偿。 拖欠工资或未缴社保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法38条解除合同

可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劳动者在以下情形之一时,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且无需提前通知用人单位: 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劳动条件 若用人单位未提供符合合同约定的劳动保护措施或劳动条件,劳动者有权解除合同。 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劳动者有权要求按时足额获得工资,若用人单位拖欠或未足额支付,可立即解除合同。 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38条离职补偿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38条明确规定:若用人单位存在拖欠工资、未缴社保、****等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主动解除劳动合同并主张经济补偿,补偿标准按工作年限计算(N倍月工资)​ ​。这一条款是劳动者**的重要法律武器,但需注意适用条件和举证责任。 用人单位存在以下六类违法行为时,劳动者可依据第38条解除合同并要求补偿:​​未提供劳动保护或劳动条件​ ​(如强行放假)、​​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含加班费)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 第38条规定是什么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存在特定情形时,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并在多数情况下需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具体情形及规定如下: 一、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用人单位未依法履行基本义务 未提供劳动保护或劳动条件(如安全设备缺失) 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含工资、加班费等) 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养老、医疗等) 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损害劳动者权益(如超时加班)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38条可以直接走么

《劳动合同法》第38条赋予劳动者在特定情况下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但并非所有情形下均可直接走人。以下为详细说明: 1. 可单方解除的情形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8条,劳动者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 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劳动条件; 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 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第40条第三款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40条第三款规定: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40条第三款是关于用人单位在特定情况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这一条款的设立,旨在平衡用人单位的经营自主权和劳动者的就业稳定权。 1. 适用条件 提前通知 :用人单位必须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这是为了确保劳动者有足够的时间来寻找新的工作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法第40条辞职赔偿

根据劳动法第40条,辞职赔偿主要涉及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通常包括经济补偿金、代通知金以及可能的其他赔偿 。劳动者在以下几种情况下辞职可能获得赔偿: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劳动条件、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损害劳动者权益等。 1.经济补偿金的计算与发放根据劳动法第40条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第39条和40条内容

《劳动合同法》第39条和40条分别规定了用人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的两种情形:第39条针对劳动者存在过错(如严重失职、违反制度等),用人单位可立即解除且无需补偿;第40条则适用于非劳动者过错(如不胜任工作、客观情况变化等),需提前30日通知或支付代通知金,并支付经济补偿。 第39条:过错性解除 严重违规或失职 :包括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反公司制度、营私舞弊造成重大损失等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第38条的规定

​​《劳动合同法 》第38条明确赋予劳动者在用人单位严重违约或违法时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核心情形包括:未提供劳动保护/条件、拖欠工资、未缴社保、规章制度违法等,且​ ​在暴力胁迫等紧急情况下可立即解除无需通知。以下分点解析: ​​劳动者解除权的触发条件​ ​ 用人单位存在以下过错行为时,劳动者可随时解除合同: ​​劳动保护缺失​ ​:如未提供安全设备、职业病防护或强制超时工作;

2025-05-13 资格考试

反电信诈骗法38条适用

《反电信诈骗法》第38条的核心适用要点包括:明确电信诈骗的定义、严格规范电信业务经营者责任、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以及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 这些要点旨在通过法律手段有效遏制电信诈骗行为,保护公民的财产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 明确电信诈骗的定义 是适用《反电信诈骗法》第38条的基础。该条款对电信诈骗进行了清晰的界定,指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等电信渠道,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法38条细则全文

劳动法第38条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这是对劳动者基本权益的重要保障。该条款还规定了在特殊情况下支付加班工资的标准,如休息日安排工作且不能补休时需支付不低于200%的工资报酬。 劳动法第38条是关于劳动者休息权和加班工资的规定,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确保每周至少一天的休息时间 :为了维护员工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法律规定每个雇员都应享有每周至少一天的完整休息时间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47条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47条明确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一、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 工作年限的认定 :经济补偿的计算以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为基础,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 特殊情况处理 :工作满六个月但不足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工作不满六个月的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47条规定全文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如下: 一、基本计算标准 年限与工资 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二、高工资劳动者的特殊规定 “双封顶”原则 经济补偿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 支付年限最高不超过12年。 三、月工资的定义 计算基准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47条赔偿

​​《劳动合同法 》第47条明确规定了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按劳动者工作年限支付,每满1年补偿1个月工资,超6个月不足1年按1年计算,不足6个月补偿半个月工资。​ ​高收入者(月工资超当地职工平均工资3倍)的补偿标准及年限设上限,月工资按离职前12个月平均收入计算,包含奖金、津贴等货币性收入。 ​​补偿计算核心规则​ ​ 工作年限是补偿基数,例如工作3年7个月可获4个月工资补偿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第47条解释

《劳动合同法》第47条是关于经济补偿金计算的核心规定,其核心内容如下: 一、基本计算标准 年限与工资基数 按工作年限计算: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6个月以上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 月工资计算:以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为基数,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等货币性收入。 工资上限 若月工资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则按3倍标准计算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法第47条原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47条规定: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1. 工资分配方式的自主确定权: 劳动法第47条赋予了用人单位根据自身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自主确定工资分配方式的权利。这意味着用人单位可以根据工作性质、岗位职责、员工绩效等因素,灵活采用不同的工资计算和发放方式,如计时工资、计件工资、绩效工资等。 2.

2025-05-13 资格考试

最新劳动法47条规定

​​《劳动法 》第47条明确规定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按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不满半年支付半月工资,半年以上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高收入劳动者(月工资超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三倍)的补偿标准上限为三倍月均工资且年限不超过12年。​ ​ ​​补偿计算核心规则​ ​ 经济补偿与工作年限直接挂钩,体现对劳动者贡献的认可。例如,工作5年3个月按6年计算补偿,即6个月工资;工作3个月则支付半月工资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27条原文

《劳动合同法》第27条的核心内容是关于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情形的规定,明确了哪些情形下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以及无效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 以下是对《劳动合同法》第27条原文的详细解读: 1.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的情形: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劳动合同无效:例如,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中包含违反国家劳动安全卫生标准、工资支付规定等强制性法律条款的,该合同或相关条款无效。以欺诈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法47条内容细则

‌劳动法第47条明确了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需支付经济补偿的具体标准,核心内容包括按工作年限计算补偿金、月工资基数上限及支付情形等。 ‌ 关键亮点为:‌补偿金按工作年限分段计算;月工资高于地区平均工资三倍的按三倍封顶;支付情形涵盖合同解除、终止等多种法定条件。 ‌ ‌补偿金计算规则 ‌ 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作为补偿;6个月以上不满1年按1年计算

2025-05-13 资格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