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第39条规定内容是什么意思

劳动法第39条规定了用人单位在特定情况下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支付经济补偿,这一条款被称为“过失性解除”。其核心内容包括劳动者因过错行为导致用人单位可即时解除劳动合同,但需符合法律明确列出的情形。

具体适用情形

  1. 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发现劳动者不符合岗位要求,可依据此条款解除合同。
  2. 严重违反规章制度:劳动者若违反单位规章制度且情节严重,用人单位有权解除劳动合同。
  3. 严重失职或营私舞弊:劳动者因失职或以权谋私造成重大损害,用人单位可依据此条款解除合同。
  4. 同时与其他单位建立劳动关系:若劳动者同时与其他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用人单位可解除合同。
  5.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劳动者因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用人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

法律后果

在符合上述情形时,用人单位无需提前通知劳动者,也无需支付经济补偿。用人单位需确保解除依据充分,并履行相应的程序义务。

总结

劳动法第39条为用人单位在特定情况下提供了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依据,旨在保护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劳动者需注意避免出现上述过错行为,以免承担不利后果。

本文《劳动法第39条规定内容是什么意思》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3077358.html

相关推荐

劳动合同法39条规定全文内容

​​《劳动合同法 》第39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存在试用期不合格、严重违规、重大失职、双重劳动关系、欺诈或刑事责任等六类情形时,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 该条款是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合法解除权的核心依据,尤其强调对劳动者过错行为的界定与举证责任。 ​​试用期不合格​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用人单位需提前明确录用标准并留存考核证据,避免争议。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38条内容及最新解读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 明确规定了劳动者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情形,这些情形包括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劳动条件、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损害劳动者权益等。最新解读 中,进一步强调了劳动者权益的保护,明确了用人单位在这些情形下的法律责任,并提供了更为详细的操作指引。 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劳动条件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第37条原文内容

提前三十日 《劳动合同法》第37条原文内容如下: 一、劳动者单方解除权 一般情况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2. 试用期解除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即可解除劳动合同。 二、通知形式与程序要求 通知必须以书面形式进行,口头通知无效。- 劳动者需在法定期限内完成通知,否则可能构成违法解除。 三、法律依据与意义 该条款保障了劳动者的择业自主权

2025-05-13 资格考试

合同法40条全文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第40条规定了用人单位在三种法定情形下可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与条件,核心要求是提前30日书面通知或支付代通知金,并强调对劳动者权益的保障。​ ​ 具体包括医疗期满无法胜任、经培训或调岗仍不胜任、客观情况重大变化导致合同无法履行且协商失败的情形,体现了法律对劳资双方利益的平衡。 ​​医疗期满无法胜任工作​ ​ 若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既不能从事原工作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38条规定内容有哪些

《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规定了劳动者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几种情形: 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用人单位未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或工作环境恶劣,劳动者有权解除合同。 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用人单位无故拖欠工资、克扣工资等,劳动者可解除合同。 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各类社保,劳动者可解除合同。 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2025-05-13 资格考试

政务处分法38条规定

​​《政务处分法 》第三十八条明确规定了公职人员在管理服务活动中的五类禁止性行为,并依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至开除的处分,​ ​ ​​重点打击“吃拿卡要”“刁难群众”“信息不公开”等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 ​​其中前三项及第五项行为情节特别严重的可直接开除。​ ​ ​​禁止违规收费摊派​ ​:向管理服务对象违规收取财物、摊派费用,轻则警告记过,重则降级撤职,情节特别严重的直接开除

2025-05-13 资格考试

行政处罚法38条规定内容

行政处罚法第38条规定,行政处罚如果没有依据或者实施主体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该行政处罚无效。如果违反法定程序构成重大且明显违法,行政处罚同样无效。 一、行政处罚无效的情形 没有依据 :行政处罚必须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如果缺乏相应的法律支撑,则行政处罚无效。 主体资格不符 :行政处罚的实施主体必须具有行政主体资格,否则其作出的处罚无效。 程序违法 :行政处罚必须遵循法定程序,若程序存在重大且明显违法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规定的是什么

劳动合同法第38条明确规定了劳动者在特定情况下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包括用人单位未提供约定的劳动保护和工作环境、未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等情形。 这一规定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确保他们在遭遇不公平待遇时能够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劳动保护与条件 :当用人单位未能按照劳动合同中规定的标准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措施或工作条件时,劳动者有权解除合同。例如

2025-05-13 资格考试

律师法第38条规定内容

律师法第38条规定了律师保密义务的核心内容,具体如下: 一、保密义务范围 律师需保守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及当事人隐私,同时需对委托人或其他人不愿泄露的相关信息予以保密。 二、保密例外情形 若委托人或他人准备或正在实施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及严重人身安全的犯罪行为,律师可依法拒绝保密并需及时向司法机关报告。 三、法律依据与补充说明 该条款与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六条相衔接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38条内容

​​《劳动合同法 》第38条明确规定了劳动者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6类法定情形,包括用人单位未提供劳动保护、拖欠工资、未缴社保等严重违约行为,并赋予劳动者在暴力胁迫等紧急情况下立即离职的权利。​ ​ 该条款是劳动者**的重要法律武器,尤其强调​​用人单位过错责任与经济补偿金​ ​的关联性。 劳动合同法第38条的核心内容可归纳为以下6类情形: ​​劳动保护与条件缺失​ ​:用人单位未提供安全防护措施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39条2款是什么规定

劳动合同法39条第二款规定,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 ‌,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该条款强调用人单位需确保规章制度‌合法有效且经公示 ‌,劳动者行为需达到“严重”程度,单位负有举证责任。 具体适用情形可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严重违反”的界定 ‌ 判断是否构成“严重违反”需结合规章制度具体条款、行为性质及后果综合考量。例如:多次旷工影响生产秩序、盗窃公司财物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39条第二项规定

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二项的规定,用人单位在以下情形之一时,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且无需承担经济赔偿责任: 一、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 用人单位可单方面解除劳动合需证明劳动者的行为已构成“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此类规章制度通常包括: 劳动纪律方面 :如多次旷工、迟到早退、严重失职等; 安全规范方面 :如违规操作导致安全事故、违反安全生产规定等;

2025-05-13 资格考试

《合同法》第39条规定

《合同法》第39条的核心内容是规范格式条款的订立,要求提供方遵循公平原则,并合理提示对方注意免责或限责条款,必要时予以说明。 格式条款的定义与特征 格式条款是为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未经协商的合同内容,常见于合同书、票证等形式。其核心特征是单方制定性和非协商性,但政府部门拟定的条款通常不被视为格式条款,除非存在明显不合理性。 提供方的义务 提供方需以公平原则确定双方权利义务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第39条40条41条规定

​​《劳动合同法 》第39条、40条、41条分别规定了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三种情形:​ ​ ​​第39条(过错性解除)​ ​:用人单位可​​立即解除​ ​劳动合同且​​无需补偿​ ​,适用于劳动者存在严重过错的情形,如试用期不合格、严重违纪、双重劳动关系等。 ​​第40条(非过错性解除)​ ​:用人单位需​​提前30日通知或支付代通知金​ ​,并支付经济补偿,适用于劳动者能力不足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详细解读

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详细解读 是关于用人单位在特定情形下可以解除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合同的权利,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这些情形包括但不限于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等六种情况,为用人单位提供了法律依据以保障其用工自主权。 一、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 当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时,用人单位有权解除劳动合同。这里强调的是“被证明”和“录用条件”的明确性及合理性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第39条怎么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了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六种情形,具体如下: 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 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 严重违反规章制度 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如多次旷工、严重失职等),经劝阻无效的,可解除合同。 严重失职、营私舞弊造成重大损害 劳动者因严重失职(如财务人员挪用资金)或营私舞弊(如泄露商业机密)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第39条有哪些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六种情形 ,这些情形包括员工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严重失职或营私舞弊给单位造成重大损害、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影响本单位工作、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订立合同以及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以下是对这些情形的详细解读: 1.试用期间不符合录用条件:在试用期内,用人单位有权对员工进行考核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39条6项解除劳动合同合理期限

​​劳动合同法第39条第6项规定的解除权需在合理期限内行使,否则权利可能消灭。​ ​ 根据司法实践和合同法精神,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被追究刑事责任”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该事由后​​一年内​ ​行使权利,超期则可能被认定为违法解除。 合理期限的设定基于以下法律逻辑:解除权属于形成权,长期不行使会导致劳动关系处于不稳定状态;参考《合同法 》撤销权的一年除斥期间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

《劳动合同法》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主要包括劳动者单方解除、用人单位单方解除以及双方协商解除三种情形,每种情形都有明确的条件和程序要求。以下是详细说明: 1. 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条件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即可解除。 程序 :需提交书面通知,并确保通知期限符合法律规定。 2.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条件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第39条可以马上解除吗

劳动合同第39条允许用人单位在特定情况下立即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可以随时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而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这些特定情况包括: 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 :如果劳动者在试用期内的表现或能力未达到用人单位的录用标准,用人单位有权立即解除劳动合同。 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 :劳动者的行为如果严重违反了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如严重失职

2025-05-13 资格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