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内容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可以单方即时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支付经济补偿,但需满足特定条件。以下为具体情形:

  1. 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前提是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未能达到录用标准或条件。
  2. 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劳动者若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用人单位可立即解除劳动合同。
  3. 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若劳动者因失职或舞弊行为导致公司重大损失,用人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
  4. 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若劳动者存在兼职行为,影响本职工作,且拒绝改正,用人单位可解除合同。
  5. 因劳动者过错致使劳动合同无效:如劳动者存在欺诈、胁迫等行为导致合同无效,用人单位可解除合同。
  6.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劳动者若因违法行为被追究刑事责任,用人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

总结

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解除劳动合必须确保劳动者符合上述情形之一,并保留相关证据,以证明解除依据的合法性。

本文《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内容》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3080930.html

相关推荐

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原文

《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的核心内容是规范格式条款的使用,要求提供方遵循公平原则确定权利义务,并以合理方式提示对方注意免责或限责条款,必要时需予以说明。 格式条款的定义与特征 格式条款是为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未与对方协商的合同内容,常见于水电、电信、保险等行业。其特点包括:单方制定性、内容不可协商性,以及提供方的经济优势地位。 提供方的法定义务 提供方必须公平设定双方权责,并采取显著方式(如加粗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二款规定

​​《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第二款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可因劳动者“严重违反规章制度”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且无需支付补偿,但需满足三大核心条件:规章制度本身合法有效、劳动者行为达到“严重”程度、解除程序符合法律规定。​ ​ ​​规章制度合法性​ ​ 用人单位需确保规章制度内容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且通过民主程序(如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制定并公示。例如,规定“旷工3天可解除合同”需与劳动法精神一致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三十九条全文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核心亮点包括:试用期不符合条件、严重违反规章制度、重大失职或舞弊、双重劳动关系、欺诈或无效合同、刑事责任等情形。 ‌ 该条款为用人单位合法终止劳动关系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强调劳动者需履行基本义务,保障企业用工自主权。 ‌1. 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 ‌ 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解除合同。需注意的是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情况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 规定了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存在某些违法行为时,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 一、用人单位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 用人单位未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 用人单位未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 用人单位未提供符合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 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内容

​​《劳动法 》第三十九条规定: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标准工时制度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后可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 ​该条款赋予特殊行业灵活调整工时权限,但需以保障劳动者权益为前提,​​核心亮点包括审批程序合法性、行业特殊性认定、替代方案合理性​ ​。 ​​适用范围明确​ ​:仅针对因生产特点无法执行标准工时(每日8小时/每周44小时)的企业,如连续生产的制造业、季节性行业等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内容是什么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主要规定了用人单位在特定情况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和程序,其核心亮点包括 用人单位在员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或另行安排的工作时,以及员工不能胜任工作且经过培训或调整岗位后仍不能胜任工作的情况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该条款还强调了提前通知和经济补偿的重要性,确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的规定,当员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三十九条规定什么

​​《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规定了用人单位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六种情形,核心在于劳动者存在严重过错或违法行为时,企业可依法终止劳动关系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 具体包括: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纪、重大失职或舞弊、双重劳动关系影响工作、欺诈导致合同无效及被追究刑事责任。 ​​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 ​:企业需明确录用标准并留存考核证据,证明劳动者未达要求方可解除合同,避免主观臆断。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法三十九条和四十条是什么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是关于劳动合同解除的重要条款,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在特定情况下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和程序。以下是详细解读: 一、第三十九条:过失性解除 适用条件 :用人单位可因劳动者存在过错或过失,无需提前通知即可解除劳动合同,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 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三十九条的原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用人单位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反规章制度、严重失职或营私舞弊造成重大损害、被追究刑事责任、建立双重劳动关系严重影响工作或拒不改正,以及因欺诈胁迫等手段订立劳动合同 ‌。以下分述具体内容及适用场景: ‌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 ‌ 用人单位须提前明确录用条件并告知劳动者,证明其未达标准,方可解除合同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法41条内容及赔偿

《劳动法》第41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需要延长工作时间需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每日最长不得超过3小时,每月累计不超过36小时;若违法超时加班,劳动者可主张加班费或赔偿。 核心内容解析 工时延长规则 企业因生产需要延长工作时间,必须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一致。常规情况下每日加班不超过1小时,特殊原因(如紧急订单)可延长至3小时/日,但每月总加班时长不得超过36小时。 违法超时后果

2025-05-13 资格考试

合同法第四十条原文

​​合同法第四十条明确规定:格式条款具有本法第五十二条和第五十三条规定情形的,或者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 ​该条款的核心在于​​保护合同相对方的合法权益​ ​,通过否定不公平格式条款的效力,确保交易公平性。 ​​格式条款的无效情形​ ​:若条款存在欺诈、胁迫、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等情形(第五十二条),或涉及人身伤害免责、重大过失免责(第五十三条)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司法解释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的司法解释旨在为用人单位在特定情况下解除劳动合同提供法律依据,并确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该条款主要涉及用人单位在法定情形下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和程序。以下是对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司法解释的详细解读: 1.法定解除情形的明确界定: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列举了几种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情形,包括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法第四十条规定是什么

​​《劳动法 》第四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在元旦、春节、国际劳动节、国庆节等法定节日期间,必须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这是保障劳动者休息权的核心条款,明确了五大法定休假场景,并强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的兜底性,为劳动者权益提供刚性保护。 ​​法定节日全覆盖​ ​:条款列举的四大节日(元旦、春节、劳动节、国庆节)是基础保障,同时预留了其他法律法规扩展休假范围的空间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第45条规定是什么内容

《劳动合同法》第45条规定,劳动合同期满时,如果劳动者存在以下特定情形,用人单位不得终止劳动合同,而应续延至相应情形消失时终止。这些特定情形包括: 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人在诊断或医学观察期间的 ; 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 该条文旨在保护特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避免其在特殊时期因劳动合同终止而遭受权益侵害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法合同40条规定

​​《劳动合同法 》第40条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在三种无过失情形下可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条件,核心要求包括提前30日书面通知或支付代通知金、支付经济补偿金,且需严格遵循程序正义与举证责任。​ ​ ​​医疗期满无法胜任工作​ ​ 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若无法从事原工作,且经用人单位另行安排岗位仍无法适应的,用人单位可解除合同。此情形强调用人单位需履行“另行安排”义务,且医疗期需符合法定标准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条例第四十条

劳动合同条例第四十条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在满足特定条件下可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核心亮点包括医疗期满不能胜任、客观情况变化导致无法履行及劳动者能力不足时的处理规则 ‌,并要求用人单位履行提前通知或支付代通知金等义务,保障劳动者权益。 ‌一、适用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情形 ‌ ‌医疗期满不能从事原工作或调整岗位仍无法胜任 ‌:劳动者因患病或非工伤医疗期满后,无法继续原工作,且调整岗位后仍无法履职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四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明确了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七种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是关于经济补偿的规定,它详细列举了用人单位在以下七种情形下,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由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 :当用人单位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时,用人单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法第四十六条原文内容

**劳动法第四十六条主要规定了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并明确了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由用人单位自主决定,但需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这一条款旨在保障劳动者获得公平合理的劳动报酬,防止工资歧视,并确保工资制度的合法性和透明度。 按劳分配原则 是劳动法第四十六条的核心内容之一。这意味着劳动者获得的报酬应当与其付出的劳动量、劳动质量和劳动成果相匹配。这一原则鼓励劳动者积极工作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法第四十条第三款

​​《劳动法 》第四十条第三款明确规定:当劳动合同订立时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合同无法履行,且双方协商变更未果时,用人单位可提前30日书面通知或支付一个月工资后解除合同。​ ​ 这一条款的核心在于平衡劳资双方权益,既赋予企业应对经营变动的灵活性,又保障劳动者获得合理补偿的权利。 ​​适用条件严格​ ​:触发该条款需同时满足三个要件——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如政策调整、企业迁移等)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法第四十条第二项

劳动法第四十条第二项明确规定: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培训或调岗后仍无法胜任的,用人单位可提前30日书面通知或额外支付1个月工资后解除劳动合同,但需支付经济补偿。 适用情形 该条款针对的是劳动者因能力不足无法满足岗位要求的情况,需满足“不能胜任工作→培训/调岗→仍不能胜任”的递进条件。用人单位需提供考核标准、培训记录等证据链。 解除程序 用人单位必须提前30日书面通知劳动者

2025-05-13 资格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