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工伤后,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辞退员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第(二)项规定,员工因工负伤或患职业病,并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时,用人单位不得进行无过失性辞退或经济性裁员。若用人单位因员工工伤而辞退,需支付补偿和赔偿。
1. 工伤员工的法律保护
- 工伤员工在治疗期间和停工留薪期内,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 若员工因工伤被评定为五级至六级伤残,劳动关系需保留,不得因劳动合同期满而终止。
2. 用人单位辞退员工的限制
- 用人单位若以“经营困难”为由裁减员工,也需优先留用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劳动能力的员工。
- 若用人单位违法辞退工伤员工,员工可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恢复劳动关系并赔偿相关损失。
3. 工伤员工的补偿与赔偿
- 工伤员工可享受医疗费用、停工留薪期工资、伤残补助金等赔偿。
- 用人单位需协助员工申请工伤保险待遇,如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4. 员工的**途径
- 若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辞退工伤员工,员工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
- 仲裁或法院裁决后,用人单位需恢复劳动关系并支付相应赔偿。
总结
工伤后,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辞退员工,需遵守《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若员工权益受到侵害,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包括申请仲裁或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