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发生后,公司需要承担的赔偿费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医疗费用
- 治疗工伤所需的费用,包括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药品目录及住院服务标准的医疗费用,全额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 如果超出目录及服务标准,则可能需要由单位或个人承担。
2. 停工留薪期工资
- 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特殊情况可延长。
3. 住院伙食补助费
- 住院期间,可享受伙食补助费,具体标准由当地规定。
4. 护理费
-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 如果单位未安排护理,则需按当地标准支付护理费。
5. 交通费与住宿费
- 因工伤需要到外地就医的,可报销交通费、食宿费等实际支出。
6.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 根据伤残等级,按月工资的一定比例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例如:
- 一级伤残:本人工资×90%;
- 二级伤残:本人工资×85%;
- 三级伤残:本人工资×80%;
- 四级伤残:本人工资×75%。
7.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 根据伤残等级,按月工资的一定比例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例如:
- 五级伤残:本人工资×10;
- 六级伤残:本人工资×8;
- 七级伤残:本人工资×6;
- 八级伤残:本人工资×4;
- 九级伤残:本人工资×2;
- 十级伤残:本人工资×1。
8.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各地规定。
总结
工伤赔偿项目种类繁多,具体金额需根据工伤等级、工资水平及当地政策确定。如需进一步了解赔偿标准,可参考《工伤保险条例》及相关政策规定。